第(2/3)页 之前他对一切都想得太简单。 按理,那些技术人员在苏联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有了工作机会就应该更努力。 之前确实也是这样。 可谢凯没想过,这些人的家属中混进了克格勃的人员。 另外一点可以理解的,就是中国不是这些苏联技术人员的祖国! 为自己祖国奉献,这是很多人心甘情愿的。 仅仅只是为了钱跟更好的待遇,也会有很多人。 基地有个最大的缺陷,无论待遇多好,工资多高,这些待遇只能在基地,工资在基地甚至都无法花出去。 彩电冰箱等,基地都给配齐了。 也就生活费需要支出一些。 其他几乎没有花钱的地方。 就跟几十年后的程序员一样,每天拚命工作,工资高,却没有多少机会花钱。 但是程序员有家后,家人可以花钱什么的,得到更好的生活。 在基地,不行。 “汪主任也没办法,所以让我来找你,看看你这边有什么想法没有。” “跟那两只燕子谈过吗?”谢凯眉头拧在了一起。 “谈过,没用。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消息,她们说不知道其他燕子的身份,也没发现可疑人物。” 基地对于苏联专家的待遇跟政策,都是谢凯一手制定的。 给苏联专家开闢专门的居住区域,为的就是不让他们被打扰;给他们更好的待遇,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甚至为了让他们的后人能适应,专门在商店等区域安排了不少懂俄语的人员…… 可结果,却没有按照他们的想法来。 “先不着急,现在只要不出事,不影响基地运行,暂时不用理会太多。另外,所有磨洋工的,按照基地的处理办法,以后不会再有特殊!”谢凯脸上浮现出狠辣。 给脸不要脸,那就怪不得他了。 至于那些没有参与,受到波及的专家们,他管不着。 国家都快没了,受到优厚的待遇后,居然还不认真干活。 谁特么的愿意花高价养着一群祖宗? “这会不会造成麻烦?”岳林担心的是这个。 “另外,基地先出台政策,他们那边如果有不按照基地规章制度来的,直接取消住别墅跟高档公寓的资格,咱们筒子楼宿舍不是还有很多么?他们也住得。”谢凯才不管别的。 基地要发展,就必须大家一起共同努力。 有好的待遇,也是因为基地发展事态好。 “就怕时间长了出问题。”岳林有些担心这些政策是否会让苏联技术人员跟专家们更反感。 论技术经验,很多人确实比他们的技术经验丰富,要不然也不会给这些待遇。 谢凯摇头,“不会,苏联政府已经名存实亡,挺不了几天,到时候,当着这些人播放他们国家没了的录影,到时候再看他们闹腾。从一开始,本来考虑他们在异国他乡,待遇给好点,这可不是为了让他们来展现优越感的!” 外国人一直都觉得中国落后,发展缓慢,很有优越感。 加上上百年的战争,国人大部分也认为外国一直比中国强,所以对外国人有着本能的底气不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