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隐身战机项目,之前预研工作搞了几年,进展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当然,也没有偏离预期太多。 这种技术,连苏联人都没有搞定,从超-7a立项开始,就已经入手,但是要达到隐身战机的性能要求,各种理论研究都是不能少的。 很多配套的,同样需要理论基础。 按照西方标准,国内连三代机的十号工程都没有搞出来,直接就上四代机,技术难度不是一点的大。 可要想弯道超车,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再大的困难,也必须承受。 压力越大,动力也就越大。 这些年,国内的军工技术不就一直顶着巨大的压力,在缺乏经费的情况下快速发展么。 “首长,欢迎视察指导工作。”熊宏元跟霍海源等人全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前来迎接突然过来视察的龙耀华跟李明山等人。 龙耀华跟李明山两人好长时间没过来,这次跟之前也不同,没有提前通知,仅仅是飞机起飞的前通知一下这边,让所有人都莫不着头脑。 研发生产工作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十号工程进展很快,现在都已经进入样机试制阶段了。 没有出现什么失误啊。 两人来得让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 不接待又不行。 看到谢凯,便明白,又是谢凯在整什么么蛾子了。 一行人脸色更是怪异。 可啥都没法说。 试飞机场里,有数量不少的超-7a跟超-7b在进行交付前的试飞工作,同样也少不了依然在改进的歼-7。 这款飞机发展到什么程度了,谢凯根本就没关注过。 以后或许超-7b会取代,也许不会。 具体如何,那是军方首长们考虑的。 “首长,咱们直接去会议室吧?”熊宏元问龙耀华跟李明山。 两人摇头,谢凯在一边,则是直接说:“直接去上现场吧,现场彙报。” 一行人直接往旁边的生产车间而去。 132新修建的生产车间,里面摆满了超-7a,还有少量正在组装的超-7b,都是来自苏联的rd-33发动机。 采用脉动生产线,这些战机的生产效率,提升了很多。 庞大的厂房里,摆了整整两排,每一个位置的战机,装配完整程度都不一样。 这样的生产方式,也让132厂的生产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看着整齐排列的战机,可惜没有一架是提供给国内空军的,龙耀华跟李明山两人也都心思复杂。 “这些都是外贸版的超-7吧?”龙耀华明知故问。 “首长,最里边的两架超-7乙是自用版本的,即将组装完成,这两架的航电系统、雷达探测距离等,都提升了不少,不过动力系统还是限制了性能……”负责超-7的总工程师崔元甲介绍着,“目前国产涡扇-6改发动机,主要问题依然在于使用寿命不长,开加力时间过短,累计加力时间不长……” “还是材料问题吗?”李明山围着这两架超-7乙走了一圈,体型甚至都比外貌型号的超-7b大了不少。 同样都是鸭翼加大三角翼,自用型号气动外形上,更多了一些稜角分明的线条,而不是出口版本的那种圆滑过渡。 这是新型号的超-7。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