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抢钱呢!二手飞机,你们好意思开三千万美元一架?” 柳东盛火了。 伊尔76很不错,但是这飞机要不了这么高的价格。 伯聂科佐夫看着柳东盛,一脸严肃,“柳,这已经是很良心的价格了,如果新的,至少得五千万美元以上!” 军用运输机呢。 还是大型军用运输机,这样的价格,只是本身所拥有的,还不算附加成本什么的。 很多时候,军品交易,那都是有附加条件的。 “我宁愿要新的,至少,厂家可以售后,你们呢?”柳东盛直接翻了白眼。 三千万美元一架的伊尔76,确实不算贵。 国内生产的c910,也就是运十,最大起飞重量就只有110吨,谢凯依然卖3000万美元一架呢。伊尔76的技术性能比运10高了很多。 连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运10改型运15,技术性能比伊尔76也要差很多。 否则,谢凯不会同意采购这个的。 “柳,你这样会没朋友的。我们可是愿意把整个后勤维修部门的人员都移交给你们,只要你们支付他们工资就好了。”伯聂科佐夫没有吭声,而是看向旁边的特拉克夫。 特拉克夫在旁边开口了。 柳东盛对伊尔76是有需求的。 三千万美元的价格,也是他们讨论了多次,认为柳东盛最有可能接受的。 河蟹佣兵团那些混蛋,一架运输机居然只给一千多万美元,谁愿意跟他们做生意? 可要是现在柳东盛不给他们满意的价格,就找不到更合适的客户了。 “我是生意人,需要的是利润,而不是朋友。这样的价格,实在太高了。至于那些后勤维护部门的技术人员,即使我开了工资,能解决各种设备问题?能解决各种需要厂家解决的大修问题?”柳东盛不是傻子。 现在苏联不在了,原本苏联建立的战略运输机部队,就失去了效忠对象,成了无根浮萍,很多人现在连日子都过不下去。 这些运输机留着,也没有什么用。 俄罗斯空军不需要这么多运输机;乌克兰根本就养不起。 现在一支庞大的战略运输机部队就这样被闲置,没有经费,没有运输任务,甚至维修技师连生活都成了问题。 要是柳东盛接受了这批后勤维修技师,至少,他们的生活有了保障。 现在居然当成是给柳东盛的好处。 柳东盛自然不会乐意了。 “柳,你们中国人不是有句话叫做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吗?”伯聂科佐夫看着柳东盛,他希望听到柳东盛的报价,“合同我们可以签成苏联解体之前,这不会有任何问题。乌克兰早在八月就已经脱离苏联,我们的装备不属于他们,而是整个苏联的财产。” 柳东盛既然嫌弃价格高了,按照正常情况,应该还价的。 不仅是中国人这样搞,苏联人同样如此搞的。 可最终,柳东盛根本就不还价。 这把伯聂科佐夫等人记得上火不已。 主动降价? 那没有可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