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只要这样的计划可以完成,最终我们404就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高端技术科研基地……”郑宇成一脸向往。 他之前提出上市,就是为了避免以后下属单位做大了,更是成为无数企业的眼中钉。 树欲静而风不止。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出头的椽子先烂…… 这些都是让这老家伙不希望404科研项目良好的发展势头最终因为受到资金链影响发展不下去。 谢凯说过,要把404这座无数人奉献了青春,甚至奉献了生命的基地打造成一座科研城。 科研城可不是工业城,这里产出的都是技术。 投资,那是巨大无比的。 苏联是彻底不行了,美国一家独大,世界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几乎没有。 中东几个有钱的土豪国家,也不可能继续打仗了,波斯人跟伊拉克打了八年的仗,早把国库消耗一空。哪怕他们有原油,却因为美国人的制裁,石油也无法获得市场,换不回绿币,没钱买装备了。 科威特终究太小,这次又花三十多亿美元在404的装备采购上,未来十年估计都不会怎么花钱了;沙特,可能性更小,美国的军队在他们国内呢…… 其他国家,根本买不起多少先进的装备。 国际市场钱景不太好,国内更不用说了,一切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部队的装备,连更新都非常缓慢,六十年代生产的坦克、战机啥的,依然是部队的主力…… 国内部队装备需求倒是强,关键国家没钱投入在这方面,不得不考虑资金问题。 谢凯这样的方案,完美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就如同一开始谢凯说的,缺钱就往市场上发行股票,不管怎么发行,确保红旗集团是最大控股股东就可以了…… “这不是你们的梦想吗?就连我爸,这是没办法,不然他更希望当个技术宅……” “啥叫技术宅?”郑宇成问谢凯。 谢凯没有解释,而是让郑宇成去操作。 郑宇成得到了谢凯的支持,基地管理委员会也不反对,于是开始琢磨着哪些公司上市。 “这是我们战略规划部初步拿出来的方案,你看看?”程睿很快拿出了方案。 谢凯对他的速度,并不诧异。 毕竟,程睿背后站着的是国家智囊团,他也是从那里面出来的。 让程睿来搞这个,也是为了试探上级对他们基地搞股份制改革的态度。 国家一直都在进行探索,大型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这也不过才刚刚开始,完全没有任何经验可循。 “如果全部子公司都这样搞,不是一件好事,可以先从下属子公司找几个业绩好的单位来做试点,一方面,这些单位的业绩有目共睹,投资者也有信心,溢价发行,才能实施……一旦同时上市的公司太多,不仅对股票发行没有好处,对于价格也会有影响……分批逐步进行……”在谢凯看方案的时候,程睿提醒着谢凯。 谢凯看着他,“你觉得先上市那几家比较好?怎么拆分?” “长虹得拆分,原本就是股份制公司,这几年公司在长虹的总投资超过了二十亿,这样一家公司上市,市场几乎很难接受……这得多少股?股价多少?”程睿答非所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