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先进行破产清算,然后再由他们重组?” 对于姜同几人带来回来的消息,张健跟陈风都是愣了。 没想到红旗集团的人这么狠。 “破产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啊!”陈风叹了口气。 88年,国家就制定了《破产法》(试行),可没有多少家企业破产。 太难以解决了。 退休干部职工,地方财政根本不愿意接手,毕竟地方财政也是缺钱的,各个地方都是有着专门的招商引资办公室,就为了多拉一些企业,以此增加税收。 无论是退休的,还是没退休的,都不会同意企业破产。 “只有这样的办法,先破产清算,我们离岸公司以外资形式进入,搞中外合资的股份制企业……”面对再次找上门的两人,郑宇成把情况做了介绍。 “可上百家企业,破产清算也不是容易的!我们根本给不起这钱,几十万干部职工呢!加上离退休的更多……要不然,早就这样干了!”张健苦笑着。 国资管理局,现在主要工作都是对国内这些无法适应竞争,状况不好的企业搞摸底调查。 谢凯看着他们,自然知道这话是真的。 “张局长,这些单位,最少的都是欠着两千多万的贷款,我们只要接手,首先就亏损这么多,投资几百万也没法解决……如果现在这些单位不进行破产清算,债务会继续增加,所有的职工都无法上岗,谁都没有好处……”谢凯提醒他们。 要么现在就破产,速度越快,厂里的债务也就越少。 “要不你们收购这些企业?” 原本说的是合资,干脆直接让红旗集团收购得了。 红旗集团收购,还能收回部分成本,国家瞬时也就少了很多。 “收购不如重新开新的厂,成本低不说,会坚决很多麻烦。”谢凯摇头。 收购那是不可能的。 永远都不可能收购的。 “如果真的要干,我们将会直接投资,建立全新的工厂,就在这些没有业务,职工厂内待业的工厂招人……甚至,连基本上的厂房建设都不需要,租借这些厂房……”谢凯见他们还要说什么,根本就不愿意。 “可那么多厂……” “第一批先选择十家,我们不会一次砸入太多资金,如果问题严重,这些企业,我们将不会继续投资,大不了损失部分资金……”谢凯态度非常坚决。 说完后,就向外面走去。 “郑主任,他是谁?”张健跟陈风两人根本就不了解谢凯。 这两天也有打听过,根本没得到多少有用的消息。 “谢凯,红旗集团之所以能有今天,就是靠着他。当初我们单位,状况跟那123家厂差不多,但是人更多,缺乏的资金更多。他的眼观长远,我们把所有的筹码都压在了他身上……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成功了……”郑宇成把谢凯做了简单的介绍。 基地保密的东西,自然不会介绍。 “现在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红旗集团会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从没有任何名气的状态发展到现在的程度……” 张健叹了口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