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航天那边迟迟不给答覆,我们就这样乾等着?每天事情都不少呢……” 高平抱怨地看着谢凯。 白彦军也点头不已,“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恨不得一天有48小时,天天在这里等着,算是怎么回事儿?” 他们被谢凯抓了壮丁,以后关于载人航天工程的具体工作,几乎都得他们来处理。 可具体谈判,航天那边都没做出决定是否跟他们合作,谈什么? 只能等着。 404的发展,最缺的就是时间。 “现在不用去管航天那边的答覆,有这三百亿打底,他们会考虑清楚的。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等他们找咱们。” 谢凯面对白彦军跟高平两人不停的询问,如是回答。 “到时候又回来?” “不,到时候让他们找咱们。除非他们有充足的经费。”谢凯摇头。 跟航天的合作,并不是很急切。 载人航天工程,一旦启动了,就没有终点。 404要是参与进去了,基本上也不会退出来。 这一点,基地管理委员会跟谢凯之间的态度一致。 “究竟投300亿还是50亿?”白彦军问谢凯。 之前管理委员会预算300亿,谢凯为了不去负责具体工作,只要50亿投入。 白彦军跟高平两人负责,具体投入多少,心中要是没底,谈判就会失去不少的筹码。 “看具体情况吧。如果航天那边要求太苛刻,我们得到的技术少,投50亿已经仁至义尽,当为国家航天事业做贡献了。”谢凯想了想,现在也不能把话给说死了。 基地管理委员会一直都有个习惯,每当要搞什么大项目,都会在初期做个预算,每一笔钱怎么来,都会计划好。 然后把资金调集到一个专用账户,专款专用。 这年头,哪怕是银行存款利息,也能超过10%,三百亿,一年存款利息都是超过三十亿,项目经费反而会越来也多。 等到这些资金消耗的差不多,技术成果已经转化成产品,开始回收资金,回收的资金继续投入到这个领域的技术开发中去。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回圈。 当一个项目的资金回收超过投入后,就可以支撑基地其他项目的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404资金越用越多,项目越搞越多的原因。 “那资金先不急着准备?”白彦军问谢凯。 “急什么?先根据基地自身资金需求来做调整,到时候能往这里面投入多少,再考虑。”谢凯真没有想过要直接砸三百亿到航天里面去。 有很多的产业,都是必须提前布局的。 特别是计算机等高新产业。 谢凯就是要藉着这个机会去布局,载人航天工程对这些高新技术的刺激作用,是最大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