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咱们这也不是第一次合作,机会反正给了,如果你们不愿意,以后就别怪我发财没有带着你们了。”谢凯一脸失望。 没想到这两个家伙看不到这里面巨大的好处。 “别提了。你这小子坏得很,当初你怎么保证的?浩华国际,到现在,还亏损着,每年你又不愿意增资,好不容易在苏联挣点血汗钱,都砸到这里面去了。最终便宜了谁?只是便宜了沪东船厂!”不说合作,杨桃还没这么大的火气。 当初听了谢凯的鬼话,上了他的当,在拿少了凯盛有些股份后,听谢凯的,三家合资成立了浩华国际。 主要投资非洲的一些矿山,并且在采矿后把矿石运输回来。 结果,到现在,浩华国际大量贷款,每年需要支付大笔利息给中信银行不说,还要从国内采购红旗集团以及关联单位的矿山设备,更要命的是还必须花费巨大的代价来采购沪东造船厂生产的货轮。 整个公司发展很快,短短几年时间,估值至少超过100亿,是国内民营企业中最大的。 当然,这还是合资企业。 谢凯的投资来自国外。 估值再多,都没什么用。 就因为前期投资太大了。 这还不是要命的。 苏联解体之前,他们就跟着进入了苏联,结果谢凯弄的都是利润很高的,丢给他们一些汤。 好不容易,他们找到了发财的机会,准备从苏联引进一些二手的飞机,卖给缺乏外汇跟资金的国内航空公司,红旗集团又从那边搞了一大批…… 不仅是这样,红旗集团更是仗着资金雄厚,跟航空工业部等部门合作,成立飞机租赁公司,让他们的飞机根本没有市场。 “这不是短时间内能收回投资的。现在非洲数量不少的矿山不是都已经完成初期建设,开始生产了么?再说了,浩华国际从沪东船厂采购的货轮,大多数都是中信银行提供的贷款呢……”谢凯翻了个白眼。 这些家伙,只盯着债务。 就不去想这几年浩华国际规模的增长有多快。 国内几大靠海的炼钢厂,都是他们的客户。 卖矿石,那都是能快速回收资金的,跟别的采矿企业不同,炼钢厂要拖很长时间。 “这个跟浩华国际不同,我们直接投资,从国内组织其他单位到乌克兰投资,手续佣金什么的就行了……你们不是想加入到我那生意中么?” 这些事情,红旗集团不愿意去干,主要就是嫌太麻烦了。 尤其是一些民用产品领域。 谢凯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方强跟谭林他们。 “别提这事儿咱们还能好好地做亲家!郑老头跟汪老头那是一点活路都不给我们留,每当我们看重哪家厂,他们直接就砸钱了……”方强更是火大。 谢凯的生意,都是能赚钱的。 可惜,那些赚钱的,谢凯都不带他们玩儿。 唯独就只有凯盛,奈何凯盛根本就不存在资金缺乏的问题,谢凯根本就不愿意用手中的股份来换资金。 “这个生意,真的没有任何问题。只需要在国内组织工厂就行了,另外就是帮这些工厂寻找市场。拿他们20%以上的利润不是问题吧?而他们缺乏资金,你们也可以提供……” 谢凯可不想这样放过这两人。 “谢凯,你小舅不是在那边?”方强黑着脸问谢凯。 “就因为他在那边,所以才找你们。也不知道他怎么混的,直接混成了乌克兰的经济顾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