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仅整个厂快速发展,甚至还养活了不少配套厂。 “咱们真需要这么大的?”下来后,邬显达偷偷地问谢凯。 他的脸上,满是担忧。 技术能力发展是好事,可来得太快,基础不扎实,容易出问题。 “其实需要的是更大的。900吨,勉强能用。”谢凯也没有隐瞒,大型龙门吊,用来干什么,谁都知道。尤其是造船厂需要的。“分段制造无论是工期还是成本,都低很多。越是大型船舶,需求也就越大。振华成立之前,国内的港口设备都是进口的,大多数还都是人家淘汰的二手设备,价格死贵,随着国内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这些需求很大,总不能最挣钱的让韩国人跟小鬼子挣了吧?” 谢凯的话,让邬显达这位总工没法反驳。 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振华重工的快速厂长,跟国内需求分不开。 目前虽然已经出口到阿根廷等国,那都是靠着红旗集团的军品业务带来的。 国际市场上,依然是由三菱重工、三井、现代、三星等公司占市场大头。 荷兰人、西班牙人的市场份额也不小。 这些国际巨头,成本比国内高多了。 “另外,无论是万吨级的大型驱逐舰、还是航母,都需要更大吨位的。现在海军虽然穷,我们国家海疆这么大,早晚有一天会需要。到那时候,对于这些设备的需求就更高……何况,我们要做到产品卖给美国人、英国人来制造大型军舰……” 谢凯很清楚,振华的这些领导人还是没有多大的信心跟底气。 国内的企业,一直都觉得跟国际上的差距太大了,毕竟这些东西,之前国内根本就制造不出来。 “谢顾问,国际上传统制造业都在衰退啊。虽然国内市场需求激增……”管彤贤这位曾经一手打造了振华重工的大佬,现在也担心振华重工未来的发展。 投资太大,而且还是国家的钱,压力可想而知。 现在新建新的厂房,拿了那么大面积的地,中信银行十多亿的贷款,要是出了问题。 谢凯有些意外地看着这位大佬。 心中暗叹一番。 自己揠苗助长,还是有后遗症的。 索性就直接把这位大佬说的话拿了出来“国际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确实在衰退,就因为他们是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而我们国内,劳动力成本低了很多,更因为我们愿意吃苦……所以,他们衰退了,我们才有机会。” 欧美各国,工业化程度高。 可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不是很高,利润就因为成本太高而降低很多。 就如同欧美各国,很多制造业不断地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此降低成本,最后他们发现,自己国内根本无法生产了。 不是没有那技术,而是重头投资建厂,成本太高,又没有多大的利润,最后就只能放弃。 “或许他是对的。可这样搞,我们还得增加大量的技术设计人员!”在谢凯走了后,邬显达良久才吭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