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同时,得到消息的安东诺夫高层直接从总装车间所在的机场过来。 对于柳东盛,他们不敢怠慢。 原因无他,柳东盛也是安东诺夫的大客户,向安东诺夫下了一架安-124飞机改造成商务机的订单。 订单价格,1.38亿美元。 同时,柳东盛还提议,跟安东诺夫合作,由安东诺夫公司提供安-124运输机,柳东盛的公司进行运营,成立一家专门从事国际航空运输业务的公司。 安东诺夫飞机,出技术。 柳东盛出钱,负责运营。 这对安东诺夫来说,这是完全无法拒绝的。 庞大的飞机生产公司,失去了苏联这个最大客户,他们的飞机,根本就卖不出去。 对于一家技术先进,规模庞大的飞机设计制造单位来说,卖不出飞机,这是灾难。 技术越先进,研究成本越高。 而卖不出飞机,就意味着没有收入。 靠着政府财政拨款么? 乌克兰政府穷的裤子都穿不上,脸都不要了,哪里还有钱来补贴安东诺夫? 甚至,为了钱,让安东诺夫压着不交付红旗集团的安-225。 “柳总,你怎么来了?”对柳东盛,尤里亚夫的态度可比对红旗集团的那些代表们好多了。 这位是财神爷啊。 不仅是他们的财神爷,也是整个乌克兰的财神爷。 “我来看看我那家私人飞机改造得如何了。” 尤里亚夫态度热情,柳东盛却没有给他太好的脸色,冷着脸说道。 即使热脸贴了冷屁股,尤里亚夫脸色也没有什么变化。 人家有钱。 没有废话,直接就带着柳东盛往总装厂而去。 安东诺夫总装车间里,有三架安-124。 一架还没装上机翼,还在装配主体部分;另外一架甚至蒙皮都没装上。 这两架,原本都是苏联空军订购的。 现在因为缺乏经费,生产进度几乎完全停了下来。 剩下一架,则是已经完成生产的,但是里面却在进行改造。 这就是柳东盛订购的那家私人飞机。 安东诺夫没有用尚未生产完成的飞机继续生产,而是把之前就生产完成尚未交付苏联空军的飞机拖进总装厂直接改进。 带着柳东盛上了这架安-124。 安-124最开始设计就是为了打造一款军用战略运输机,里面几乎没有多少设施需要拆除。 作为私人商务机,只需要把里面改造,拆除一些军用设施,增加民航使用的设备就可以。 连气动外形都不会有丝毫影响。 如同装修房子一样,买了清水房,需要对里面进行改造。 原本空旷的飞机内部,中间加了一层合金钢甲板,下面依然是货舱,上面则是私人空间。 可除了这层甲板,什么都没有加装。 “我给了3000万美元的预付款,到现在,才这样的进度?” 看了飞机内部进度,柳东盛当即就火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