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何况还有柳东盛专门给他交代过? “中国经济增长很快,这是事实。可你们国内的人,刚吃饱,根本就没有多少人能坐得起飞机,或则说,中国人一直以来的节俭,让他们舍不得花费更高代价去坐飞机……” 尤里亚夫也不是白给的。 在不知不觉中,他已经被杨晓东吸引了注意力,投放到中国国内市场上。 至少证明,他是在认真考虑。 “是么?随着我们国内的经济高速增长,有钱人越来越多……当然,勤俭持家,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但是你忘记了,我们中国现在还流传一句话,时间就是金钱!无论是民航航线的增长速度,还是航空客户的增长速度,在全世界都是最高的……” 既然对方关注这个了,那自然要好好给对方说道说道。 中国这些年,航空市场增长很快。 原本的民航,需要达到一定行政级别,也需要介绍信什么的。 甚至没有几家航空公司。 现在不同了。 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有钱人越来越多。 而这些有钱人,时间又紧张,他们自然不会去花费更多的时间来乘坐火车,或则开车。 国内高速公路也没有几条。 甚至,火车的速度还没提升上来。 十多亿人中,能坐得起飞机的,已经比很多国家总人口还多,这个数量还在继续增长。 经过杨晓东如此说服,尤里亚夫心中的坚持,动摇了。 乌克兰总人口都没有多少,而且,现在没有了苏联军方的订单,他们只能向民航科技市场方向发展。 俄罗斯境内,客机可不是他们制造的。 原本苏联的客机,同样也不是他们制造的。 西方国家的市场,欧洲有空中客车公司,美国有波音跟麦道,他们市场前景确实不容乐观。 何况,现在需要资金来把安-124这样可以大规模运载乘客的飞机改造成符合民航市场标准的客机。 “中国的市场确实增长很快,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大力向这里面投放资金。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大飞机都是靠着自己投入,而不是市场资金……中国人比犹太人甚至更精明,他们不会做这样的傻事……” 对于安东诺夫提出来的问题,自认为了解中国的航空工业部长季米诺夫是如此认为的。 “部长阁下,无论技术能力还是制造能力,中国都落后很多。到现在,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设计生产更大的飞机……”尤里亚夫提醒季米诺夫。“在合作过程中,我们对他们的技术水平有了一个更直观的认识,他们是想借着机会,把我们的技术转移到中国……” 对于中国的技术水平,通过安-22全套技术转让等合作项目,乌克兰航空部门的一些负责人有了最直观的认识。 中国跟世界的差距很大。 随着这些年大力发展跟投入,技术水平增长很快。 安东诺夫不是不知道跟中国合作的好处。 “好处是有的,至少能确保整个公司生存下去,解决了生存,才能谋求更好的发展。现在安东诺夫根本没有订单生产下去……”季米诺夫叹了口气。 哪怕他在这些过程中发财了。 技术储备如此丰富,制造能力如此强悍的安东诺夫,如果没有订单,只能死路一条。 政府是没有补贴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