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见到两架苏-27离开,而后面来的两架战机,其中一架直接机头向下,以俯冲姿态降低高度,随后出现在安-225航线左前方,保持一致的高度飞行。 整个飞行过程中,两架战机几乎都是采用护航的飞行姿态,跟安-225保持着足够的距离,让开了航线,没有丝毫捣乱的样子。 这时候,安-225内部的人,才终于稍稍放松下来。 “按照他们的意图跟刚才的对话,有可能是这样。不过,绝对不能放松警惕,也许这两架战机会胁迫我们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 宋镜园可不相信乌克兰人有这么好心。 “没有必要担心,谢凯应该在其中一架战机里面。”杨晓东的嘴角,抽动了几下。 对于谢凯,他真的不知道说什么。 谁能想到,谢凯会在这战机里面? 宋镜园一脸不可置信,“怎么可能!任何飞机的飞行员,都需要经过不短时间的训练。即使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要想改装其他型号的战机,也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 谢凯根本就没有接受过任何飞机驾驶的相关培训。 这点,宋镜园还是了解的。 要说谢凯设计一款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出来,他可能相信;可要是说谢凯在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能开战斗机,还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重型战斗机,谁会信? 至少,设计战机,属于学习了理论,经过实践,然后就可以搞出来的。 但是开战机,没有那么容易。 会设计战机的人,没有几个会开他们设计出来的战机。 毕竟,这需要经验。 要不然,各国空军飞行员培养,也没有这么困难。 飞行员的经验,那都是需要用航空燃油喂出来的,一次上天,几吨燃油就没了。 “又不一定他自己开,可以是别人开啊,他蹭飞机坐啊。”杨晓东希望谢凯就在两架战机上面。 从这里,以苏-27的航程,应该是可以飞到哈萨克斯坦的。 到那里,谢凯要安全很多。 哈萨克斯坦深处内陆复地,本来也没有多少科技跟工业,军事力量即使在苏联时期,布置的也不多,西方情报部门投入的精力少。 “苏-27只有教练机是双座的。这些教练机,乌克兰,这边的飞行员改装训练,都是到俄罗斯境内,完成训练后,再驾驶苏-27回来……这附近只有萨基空军基地,那里面训练的都是航母舰载机飞行员,苏联人培训舰载机飞行员,因为没有专门的教练机,直接使用的苏-25 教练机……” 程空回答着杨晓东的话。 不是他想跟杨晓东抬杠。 苏-27从最开始设计出来,因为性能远超过原本装备的各种机型,自然需要专门的教练机。 为了节省成本跟时间,苏霍伊设计局直接在苏-27的基础上,改造了串联双座的教练机,这款教练机跟苏-27各种参数相差不大,只有高度增加了不少。 所以,直接被命名为苏-27ub,1985年3月才首飞,而次年,直接就开始批量装备部队。 虽然是教练机,却拥有苏-27一样的武器系统跟作战能力。 这是拥有教练功能的战斗机。 乌克兰却没有这样的教练机。 连萨基空军基地里面,上航母的苏-27k,飞行员也都是先用苏-25舰载型号训练,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再改装苏-27k,从而在陆地上的航母甲板模拟系统上起降。 他们不是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在乌克兰的时间够长,也能了解一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