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超-7不是没法跟歼-10竞争,而是不能去挡着歼-10的前景。 歼-20,是以歼-10的众多技术为基础的。 “海军航空部队不是在装备歼-16吗?那种战斗机,载弹量跟航程,都比超-7要突出很多。”副总李向红不由诧异。 有了更好的选择,这时候海军准备列装超-7? 开玩笑呢。 “确实,如果只说载弹量跟航程,超-7没法跟歼-16比。不过,你们不要忘记,超-7是世界上第一款做出龙抬头机动动作的战机,气动外形设计,已经得到国际市场认可。而这种机动性,是苏-30没法比的。” 郑铭倒也不生气。 苏-30本来就是改进苏-27而来。 原本苏联的技术基础,因为电子技术落后,苏-30上面的电子系统依然超重过多,这就导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苏-27电子系统超重的问题,进一步也就导致软骨病无法得到彻底有效的解决。 苏-30并没有技术被引入。 靠着谢凯当初从乌克兰搞回来的一架原型机,在苏-27的基础上,开始仿制,所以,歼-16到现在,比起苏-30,除了航电系统外,其他性能,却低于苏-30。 谁都知道,仿制的产品,要达到原来产品的质量,需要有超过原本生产产品的工艺跟技术。在材料、加工工艺、装配等,中国还是没法跟苏联比的。 唯独比他们强的,也就只有电子技术了。 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不少地方因为基础而做出妥协。 郑铭的解释,完全说得过去。 他总不能对这些搞研发的说,你们单位没钱,项目快要进行不下去,咱们买点战机,让你们可以不用破产…… “谢顾问,这是真的?咱们的超-7可以提供给国内部队使用吗?”崔元甲在一边眼巴巴地看着谢凯。 其他人同样看着谢凯。 谢凯是一直反对超-7卖给国内部队使用的罪魁祸首。 点了点头,谢凯出声解释:“以前超-7技术性能还不强,战斗力也比较低,性价比相对来说不高……” “这下好了,咱们开发先进装备,本来就是为了国防。咱们的部队终于可以用得上了!”霍海源一脸兴奋。 任何一名国防科技工作者,谁不愿意他们开发的产品能用于国防? “给我介绍一下目前超-7能达到的具体性能吧。”郑铭看了谢凯好几眼,暗自叹了口气,随后才对超-7项目的一行人开口。 谢凯倒没有去听这些,也没解释。 而是默默地走向了不远处一架超-7乙的模型。 “你在担心什么?既然不愿意管,那就不管了,要不就把所有的都控制起来。”莫齐跟在谢凯身后,以为他在担心基地内部的矛盾影响基地未来。 谢凯叹了口气,“这个可能会取代歼轰-7。” “怎么会!”莫齐一脸不可思议,随后变得高兴:“这不应该高兴吗?那边发动机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解决,质量跟性能也比咱们的超-7差了很多……” 对于莫齐来说,超-7跟歼轰-7属于竞争对手。 按照部队发展远期规划,所有装备都按照谢凯当初提出的高低搭配,超-7不管在空军还是海军,应该都是属于数量都比较大的低配版本。 海军未来将会以歼-16作为顶级战力,配备大量超-7b。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