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迟则生变,秦凤路是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被清洗的,速度快了杀错人在所难免。 为了尽快平息,以防事件扩大,该杀的不该杀的,先全部杀。 杀完之后,段之介成为秦州各个官员痛恨的对象,皇帝才好换人。 用刘彦宗的话来说:皇帝对段之介并不了解,是不可能真正委任他做秦凤路的经略使的,杀完人,他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杀完人,手里沾了很多人血,才真正是皇帝的人。 在秦州待了几日,陇西李氏被皇帝杀了个干干净净,这次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 只是这西北因为常年位于边塞,从军男子多,大多数人家家里男丁稀少。 就赵桓这一路看来,大街上的男人比女人要少了一半。 其主要原因还是大宋朝西北战事频繁,每每与党项之战,即便取胜,也是伤亡惨重。 如此这般下去,成了恶性循环,西北局面无解。 秦州吴雍案暂告一段落,皇帝在秦州象征性待了半个月,便带上两千精锐扈从,起驾回宫。 皇帝回去之前,将秦凤路经略使段之介罢免,由王奎安暂时接任。 秦凤路人心稍安,各大小官员无不歌颂皇帝英明。 回到东京城后,秦桧也从西南回来了。 秦桧向皇帝汇报了西南的状况,张浚眼下已经在交趾升龙城开了经略帅府,岳飞会继续在交趾驻扎半年,这半年时间,主要是帮张浚招募军队,训练甲士。 唐恪也汇报了他的进度,派往交趾的大宋商人已经抵达,他们将在那里以最低价采购大米。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同时带了许多交子过去了。 赵桓对交趾的进展非常满意,虽然交趾南边还有在继续反抗的贵族,但已经不足为虑。 靖康二年,宗泽南下,岳飞大军横扫交趾,交趾复,更名为静海路,静海路开始大力推广大宋新的货币交子。 时光飞逝,一个月转眼又过去。 赵桓回到宋朝已经整整两年。 最令他值得骄傲的不是收复了燕云,而是东京城的粮价在降,原因是今年交州那边运了二十万石粮食北上,在入冬之前,几乎全部抵达了京畿路。 这还仅仅只是开始。 这对于东京城的商人来说并不算什么好消息,粮食的总量多了,市场价格必然就低下来。 但经历了东京商会一事后,东京城的商人现在关于粮价,都老老实实秉承着朝廷的旨意,不敢有丝毫僭越之处。 一旦粮食的生产总量提升起来了,大宋朝的工业革命才真正开始。 冬日的阳光分外明媚,天空就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延伸到无穷远处。 赵桓穿着一身黑色龙袍,上面绣有威严的五爪金龙。 乌黑的长发用青色的宝玉钗竖起来,梳得一丝不苟,发际线那里没有一丝杂乱。 待饮完了一杯热茶,小太监进到御书房:“官家,相公们已经在宫外恭候。” 朱琏为赵桓取了墨色斗篷,披上斗篷后,赵桓伸手拿过小太监承上的一支青铜匕首,这匕首修长清秀,手柄有宝玉镶嵌。 赵桓拿着这支匕首,心中稍微安定。 这才出了门,在护卫的簇拥下,向宫外走去。 御前大臣们都已经在那里恭候。 “臣等参见陛下。” “众爱卿免礼。” 皇帝便翻身上马,带着御前大臣,一路向军器监而去。 除了惦记着沈浪现在到哪里了,皇帝还在关心火器的问题。 他去西北一趟,检阅了之前的兵器,觉得新的武器已经迫在眉睫。 此趟西北清洗,并不算彻底,至少清洗只停留在了秦州城和长安城,边塞三军不但未动,为了安定边防,皇帝还大肆犒赏。 但在皇帝心中,那里同样有该死的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