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得失2-《汉兴》


    第(2/3)页

    “立刻拔营回堡!”

    徐世杨大声命令,精神振奋的民兵们一起用力吆喝着回应他。

    ‘纪律才是最大的问题,现在这支队伍就是标准的乌合之众,别说近代军队甚至现代军队,连封建军队都算不上,比盗匪流民也强不到哪里去!’

    徐世杨悲哀的想着: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改革!’

    但也不能一蹴而就,环境和基础都不允许,必须一点一点的来。

    ……

    回程路上并未产生任何波折,因为鞑子来的时候,就连土匪强盗也不敢随便下山,自然也就没人在这个时候窥视徐世杨的坞堡。

    队伍在留守堡民的围观和欢呼声中缓缓通过徐家十五屯围墙大门。

    徐家作为莒州地方豪族,现在掌握着15个坞堡,名字就叫徐家一到十五屯,这其中最后的十五屯,原本属于徐世杨的老爹,10个月前又被当做礼物送给他,成了徐世杨的个人财产。

    这是一座标准的坞堡,或者用更通俗的词汇描述——土围子。

    夯土围墙宽达1米,高足有5米多,坞堡民兵可以直接站在墙顶防守。

    围墙四角还有同样夯土的堡楼,上下都开有狭窄的小窗,可以用弓箭或长矛对外攻击。

    徐世杨下属的所有村民都居住在围墙里,徐家十五屯所有最重要的建筑物——徐世杨这位堡主的居所、各种仓库、工坊也都在围墙里面,此外还有两口水井。

    如果有盗匪攻堡,民兵只要把大门一关,再堵上几块大石头,就能坚持很长时间,磕掉贼人几颗大牙也不是不可能。

    现在这年头,还能有点正常人气的,恐怕也只剩这些有自保能力的土围子了。

    “各回各家,另外把新来的人安排在晒谷场上,让他们先住那些鞑子的帐篷,女的就先安排在土地庙里,总之先住下。”

    进了堡,徐世杨彻底放松下来,他懒洋洋的命令道:

    “抓住的那些鞑子,全都绑在树上,先晾着。所有缴获,找胡老头和公孙先生登记入库,谁敢偷拿老子砍了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