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震天雷-《苏厨》


    第(1/3)页

    第三百八十三章震天雷

    第一步是搞陶瓷坊,造出大批工业用玉瓷和玻璃产品。

    第二步用这些产品制造缸塔,生产三酸。

    第三步造龙窑炼焦,同时生产氨气。

    接下来,就是利用盐,氨,水,制造纯碱和氨产品了。

    这就是后世的侯氏制碱法。

    如今的潘原,日产三酸五百斤,纯碱三百斤,碳铵三百斤,虽然比后世自己随便关停的任何一个小工坊都还要寒酸,但在苏油看来,已经是了不得的成就。

    三酸供不应求,硫酸和盐酸是商州铁矿急需的原材料,选矿酸洗蚀刻,多少都不够。

    纯碱接下来是用来处理羊毛和皮革的,同样不够用。

    碳铵就更不用了,提高小麦产量的好东西。

    所有东西里边,最重要的是硝酸。

    有了羊,就有油,有了油和碱,就有了甘油,有了甘油和硝酸,有了硝化甘油……

    硝化甘油实在是过于危险,必须做钝化处理。

    没有优质的棉花,没有二林部的木棉,无法制造硝化棉,其实难不住智慧的胄案老司机们。

    只需要按比例加入脱水火硝,谷糠粉,硫磺粉,就能够得到一种好东西在抗战时期解放区大量使用的高爆炸药周氏炸药。

    这是国之重器,史大的级别明显不够看,苏油将洪江借调了过来,也信一次迷信,借他的名字镇魇火魔。

    起来简单,其实工艺还是很繁琐的。

    比如要让谷糠粉完美地吸收甘油,就需要发明球磨机。

    这是老技术,不过调和谷糠粉和甘油的球磨机,是木制的,里边的磨球也是松木球。

    这只是林林总总工艺流程中的一例。

    至于火帽和雷汞,反而简单了。

    商州人民很聪明,本地所产榨油原料较多,如黄豆、蓖麻、药籽、麻籽、芝麻、核桃、桐籽等。

    因此城乡土榨油坊较多,除供乡民自食外,核桃油、桐油等还销于长安等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