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四章 老苏获释-《苏厨》


    第(2/3)页

    苏轼接过来看了,诗作还不少。

    第一首写道:

    早年相值浙江边,多见新诗到处传。

    楼上金蛇惊妙句,卷中腰鼓伏长篇。

    仳离岁月流如水,抑郁情怀积似烟。

    今日柏台相望处,隔垣音响莫由宣。

    这首诗是回忆他们杭州的一段交往。说苏轼任杭州通判时,自己就很仰慕他的诗了。

    “楼上金蛇惊妙句”是说苏轼在望湖楼观雨诗,有“电光进掣紫金蛇”之句,“卷中腰鼓伏长篇。”则是说苏轼不久前送苏颂的轴诗中,有一句“有如琵琶弦,常遭腰鼓闹”。

    之后是说别离的岁月像流水一样逝去,而两人被压抑的情怀却像阴郁的积烟。

    柏台是御史台的别称。现在两人在御史台受审,虽一墙之隔,彼此却不能说话。

    第二首是:

    词源远远蜀江流,风韵琅琅舜庙球。

    拟策进归中御府,文章传过带方州。

    未归纶阁时称滞,再换铜符政并优。

    叹惜钟王行草笔,却随诸吏写毛头。

    一二句是说苏轼的诗词源远流长如浩荡之蜀江,风韵琅琅继承了舜庙所创韶乐的金玉之声。

    三四句是说苏轼的文章惊动中央,“中御府”是殿中省的别称,其意为苏轼当年制科高中,草拟的策文应入殿中省;“带方州”指朝鲜,其意为苏轼文章美妙,被高丽使者带回国内,连海外都拥有大量的粉丝。

    五六句是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政治上被排斥,外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徐州太守等,一直没回中央任职,舆论都同情苏轼的滞留。

    在不断变换铜符的任职中,苏轼的取得了不俗的政绩。

    七八句是说可叹这样一支写得钟繇王羲之行草书法的妙笔,如今竟然按狱的旨意,写着毛头供词。

    第三首则是:

    飞语初腾触细文,廷中交构更纷纭。

    纲条既甚秋荼密,枉直何由束矢分。

    御史皆称素长者,府徒半识故将军。

    却怜比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

    一二句是说诗案刚起的时候,还只是一二小人造作飞语,深究文字细节,紧接着交相弹劾,事情越闹越大。

    三四句是说御史们使用的条文,比秋天的灌木丛还要细密,挑错劲尽头,那是非得要从一捆箭支里边,挑出一根不直的来。

    五六句则是说就连一些御史如何正臣,也不得不承认,苏轼素来是一名长者;乌台的吏员们,也大多对苏轼仰慕已久。

    最后两句感慨堂堂一名太守,却在乌台被御史们诟辱通宵,连他这个被考罪之人都听不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