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六章 招悔-《苏厨》


    第(3/3)页

    赵顼举手:“我三令五申,谅他们也不敢,供词何在?”

    王珪压住心里的狂喜,将供词送上。

    他政治水平远不如蔡确,不在意苏油苏颂,偏偏苏轼是他最在意的一个:“御史台称其突然送上供词,与之前一切录问供认不讳,且详述了诸诗中关碍之处。御史台上书,认为可以定罪了。”

    赵顼接过供词,果然,苏轼承认自己在诗文中有讪谤之意。

    在给驸马王诜的若干首诗里,有一行诗是坐听“鞭答不呻呼。”又说,“救荒无术归亡通”。他也提到“虎难摩”,是为政贪婪的象征。

    在给朋友李常的诗里,他确是说在密州“洒涕循城拾弃孩。”那些男尸、女尸、婴尸都饿死于路,当时确是“为郡鲜欢”。

    关于他给朋友孙觉的诗里,有一行说二人相约不谈政治,是真在一次宴席上约定,谁谈政治,罚酒一杯。

    在给曾巩的一首诗里,他说厌恶那些“股耳如惆蝉”的小政客。

    在给张方平的诗里,把朝廷比为“荒林惆蛰乱”和“废沼蛙蝈淫”。

    在给范镇的诗里,他直言“小人”,给周邠的诗里,把当权者暗比作“夜枭”。

    还有任密州太守期间作的《后杞菊赋》的序言里曾提到吃杞菊的苦种籽,御史认为作者是在直接讽刺全境百姓的贫穷,尤其指朝廷对官吏薪俸的微薄。

    “生而盲者不识日”是讽刺科举考生的浅陋无知,讽刺考生不通儒学,只知道王安石在《三经新义》里对经书的注释。

    苏轼对大部分指控,都坦白承认,白纸黑字,如今交到了赵顼手上。

    赵顼皱眉,说的却不是苏轼的事情:“御史台的奏章,怎么需要相公你来转交?李定人呢?”

    王珪心里咯噔一下,在入朝的时候遇到李定,听他一说大苏招供了,又听说拿住了苏油的把柄,一时心喜便将奏章接了过来,让李定他们赶紧回去锤炼文章,却忘了制度这件事情。

    一时心里不禁后悔,要是蔡确同路,自己绝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一时嘴里想不出措辞:“这个……”

    好在赵顼也没有深究,将供词放到了一边:“相公执掌国政,不要为这些细务耽误,多少大事还料理不过来?”

    王珪松了口气:“臣知罪,臣领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