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苏厨》


    第(3/3)页

    在京师的秦观非常羡慕,写诗夸大苏“欲将公事湖中了,见说官闲事亦无。”

    但是完全没事儿是不可能的,寻常坐衙当班还是要的。

    结果坐出了好多雅事儿。

    有一天都商税务押到一个逃税人,却是从南剑州来的乡贡进士吴味道。

    赃物是两个超级大包裹,上面写着封呈京师苏侍郎宅,落款是苏轼的头衔。

    大苏就问吴味道卷内何物,吴味道胆战心惊地说道:“今忝冒乡贡,乡人集钱为赴省之赆。于是花了百贯,买了三百端建阳纱;因计担心沿途扣税,到了京师不存一半。想着当今负天下重名而爱奖士类,惟使相、内翰与侍郎。纵有败露,必能情贷。于是假先生之名,缄封而来;却不料先生刚好按临杭州,露馅了。”

    大苏考证了是实情,笑呼掌牋吏将赃物退还给吴味道,换题新衔,亲笔在上面写上:附至京东竹竿巷。

    然后有写了一封给苏辙的私信交给他:“这回是真的了,麻烦前辈顺便带封信。”

    又有一天,有人诉讼负绫绢钱二万不还的,大苏呼至询之,欠账人说道:“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固负之也。”

    大苏判明情形,说道:“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

    不一会而欠账人将扇子取来,大苏挑选出白团夹绢二十扇,就朱红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交给扇工:“卖得钱后,先把欠人家的账还了。”

    扇工抱扇泣谢而出,才过府门,好事百姓一哄而上,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空而不得者,空懊恨不胜而去。

    扇工立马就把钱还上了。

    诸如此类的故事还有很多,还有与宗教界朋友打机锋,与文学界朋友论诗词,与文艺界美女们关系也是良好。

    路过京口的时候,林子中作太守,宴请苏轼,正好宴会上有营妓期满,郑容求落籍,高莹求从良。

    林子中说道:“夫子在此,风流判词,该由他来下笔。”

    大苏索笔笑道:“当年小幺叔引《诗经》在杭州为周南出籍,士林传为雅事,我也效法一回吧。”

    乃作《减字木兰花》书牒:“郑庄好客,容我楼前先堕帻。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高山白早,莹骨球肌那解老。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

    这词每句的首字合起来,就是“郑容落籍,高莹从良”八个字。

    坐客尽皆称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