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听得此言,高滔滔忍不住扬起了花白的眉头,最终疲惫地轻叹了一声,目光落在了那些朝中大臣的身上。“诸位卿家,哀家想听一听你们的意思,哀家希望你们最好能够秉公持正……” 话里话外的意思,自然是在警告这些朝庭大员们,你们特么的别再搞事情了好不好?再在皇帝陛下看你们已经是越来越不顺眼了。 话虽如此,可是终究还是有一些蠢货没以明白高滔滔的意思,立马就跳了出来,认为王洋此人简直就是国子监诸学之中的败类,社会的渣滓,应该严惩以儆效尤。 不过好在,大部份的旧党大员都还算清楚,听到了这哥们的发言之后,恨不得把这个得瑟的家伙踹一个跟斗,典型的没有半点眼色。 “启奏娘娘,太学学子王洋有过,然国子学学子赵明诚亦有过,臣以为,若是惩处,当同罪而论,不可偏颇,方彰朝庭之律法,诸国之规,以慑不法……”一位老持沉重的大臣站了出来朗声言道。 听得此言原本面色不愉的赵煦的脸色总算是好看了不少,不过下一句话却令赵煦的脸色不由得又多难看了几分。 “王洋毕竟将事端犯下,将同为国子监诸学的学子高悬于国子学门楼之上,着实有辱国子监诸学之威仪,而赵明诚虽有恶念,却未及实施……” 另外一位大臣听得此言,不由得两眼一亮,对啊,一个犯罪未果,而另外一个实施成功,哪怕是再秉公持正,这里边自然也就有了差别,“不错,臣以为,赵明诚也有过错,然其过错却不及王洋之重……” 看着那些大臣们又开始七嘴八舌的重新回到了老路上,赵煦甚至已经连生气的想法都没有了,只是麻木地看着这些大臣们,不禁又忆起了当年,父皇病重之时,亦曾经让自己听过几次朝议。 而朝中诸臣所议的,可不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让赵煦越发地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这些臣工,皆非良臣,皆非干臣。 高滔滔虽然看不到天子赵煦的表情,但是,也被这些大臣那种意图一棒子想要把那位王洋致之于死地的这种做法深感不耻。 “哀家说了让你们秉公持正,你们想做什么?!”高滔滔那含着蕴怒之意的声音传出了帘外,实在是恨铁不成钢,不就是上次国子学与太学冲突事件让你们其中的一名旧党成员因此降职吗? “拟旨,赵明诚降为下等下舍生,一年之内,不许升等升舍,另除王洋太学学籍,以儆效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