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反了-《古董除岁师》
第(3/3)页
因为东边和东北都是武北省最接近湘郡省城的方向,因此桂系这次的五万大军,有一万五千人投放在这边的战线上,白启宪没有亲自下场督战,但派出的几乎全是他一手扶持的亲信与心腹,但混在其中的,却还有一支因重围而不得不投降的、当年同白启宪、唐生智等都是军校同学的唐生智原来麾下的一员猛将李品仙所在的第十二路军。
李品仙自军校出来,就投靠在唐生智的麾下,屡立战功,只十一年的时间就从小军官爬到了军长的位置,当年迫于被白启宪等桂系重重包围,通电表示愿意接受南京政府改编,投靠了桂系。
但他作为跟随唐生智时间比较长的将领,白启宪一边欣赏他的军事才华,一边又深深戒备着,就算李品仙投了靠了自己,收编的湘军、包括李品仙在内,都并没有真正的给予扩充与实权,反而几年之间借着各种借口,将李吕仙在内的一干原湘系将领们从高级贬到了中低级军官,李品仙挡着十二路军军长的看似大权在握的实力将位,实际上真正能动用的,却还是只有当年跟随他的那些湘系子弟兵。
这次伐湘,对桂系来说是件大事,白启宪将李品仙放在东东北线的战线位置,其实也是想在心理上打击刺激唐家军,毕竟这可都是唐家军的老部下呢,现在却是他桂系的一条狗,任他指哪打哪儿,不敢有半点反抗。
也不晓得唐生智看到了会不会气得吐血。被自己一手提拔培养的人反过来咬一口,怎么想都是愉快的事。
白启宪也不觉得李品仙敢反,唐家军就算还在又怎么样?那就是头病虎残虎,只要李品仙看得清形势,自然晓得跟着哪个才能大展鸿图。
这种心理之下,白启宪将十二军放到了伐湘大部当中,同样的,也有让其他桂系盯住李品仙的意思。
李品仙个头儿并不算高,出身望族,其国学文化功底深厚,眼界格局也高出同龄之人,因为从小被父亲灌输取得功名、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等观念,李品仙的野心也被慢慢的滋养出来。
他果决,并擅于看清形势把握机会,当年清末之时的科举之路断绝后,蔡先生在桂郡举办桂省陆军小学,这让对出人投地的心思从未断绝过的李品仙来说不亚于黑暗中的一束光,他晓得,自己另外一个机会来了。
李品仙说服了家人,伸出手抓住了它。
而今,过了二十年,李品仙在营帐里环视自己的副官、参谋、各个有名无实的团长们一眼,再一次,并不大的眼睛里迸出一种下定决心就勇往直前的决心。
“发,就按这个稿子通电全国,讨伐心生异心的桂系白阀,拥护蒋委员,我李品仙将率部重新投效到唐生智麾下。”
古董除岁师12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