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千里之外抢风头-《吃货唐朝》


    第(2/3)页

    萧婉玉手中的这块玉佩,是李佑随身携带的,当时就给了萧婉玉,萧婉玉当时身上没有什么有纪念意义的物件,就割下了一缕秀发给了李佑。

    两人海誓山盟,洒泪而别。

    这些天来,萧婉玉经常想着这个场景,心中也时常为李佑担心。

    “娘子,老爷回来了,请你过去呢。”这时,丫环来叫她,说萧乾回来了。

    “哦,我这就来。”萧婉玉对着镜子照照,深吸了一口气,朝着前堂走去。

    “爷爷,您回来了。”萧婉玉说道。

    “来。,婉玉,你来看看这个,齐王殿下真是太了不起了。”萧乾兴奋地说道。

    萧婉玉心里砰砰直跳,以为是李佑给她来信了。

    她接过萧乾手中的书札,扫了一眼,顿时觉得有些失望,不是给自己的信。

    她问道:“爷爷,这是什么?”

    “蒙学读物,一本叫《百家姓》,一本叫《三字经》。比起千字文来,更加通俗易懂,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你来读读这《三字经》。”

    萧婉玉读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唐代的蒙学教育,主要依据的是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的《千字文》,这本读物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比起《百家姓》和《三字经》来说,难度大了一些,可读性也差一点。

    三大传统蒙学中,以《三字经》最为经典。

    《百家姓》始于北宋,《三字经》始于南宋。李佑是将其中的涉及到唐代以后的内容删掉了以后,重新编撰的。

    萧婉玉读得朗朗上口,十分起劲儿。

    爷孙二人探讨了一番这两本读物后,萧乾不满地说道:“《三字经》很好,没什么了可挑剔地。可是这《百家姓》里姓氏的排名就有些问题了。

    他李家凭什么就排在第一位,而我萧家就排在那么靠后,他李家的历史比得上我萧家吗?”老爷子气呼呼地说道。

    原来的《百家姓》里的开头是“赵、钱、孙、李。”赵是宋朝国姓,当然要排第一的。

    唐朝的国姓是“李”字,李佑自然给改成了“李、赵、钱、孙。”

    萧婉玉笑道:“爷爷,人家李佑是为了读着顺口,他母亲的阴姓不也排在后面吗?”

    萧乾不服气地说道:“萧、钱、孙、李,不也朗朗上口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