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等下次你家办酒席时,我肯定得过去帮忙。 这是村子里的一种规则。 还有,今天我家办酒席你出席或随礼了,那么下次你家办酒席,我肯定也得出席随礼。 这是村子里的一种礼尚往来。 这可不像有个村子里的人,一家人在城市里买房子了。 平时村子里有人办酒席,他们一家根本不出席。 每每如此。 当有一天,他们家突然回村办酒席,说是儿子考上大学了,办升学宴。 他们很是热情的到每村每户家去邀请。 村民们也就应下会出席。 然而,等酒席开办的一天,除了一些亲朋好友两三桌外,村子里没有一户人家出席。 这就让这家人分外疑惑,同示时也分外愤怒。 他拦住一个村民就显得生气的问道,“为什么不出席我家的酒席?明明你答应过的?” 那村民冷笑着道,“你们一家都没有出席过我们办的酒席,凭什么要我们去出席你家的酒席。不要说出席酒席要随礼,就是不随礼,我们也不会去。 你以前在村子里呆了几十年,难道在城市里呆了几年,就忘记村子里向来如此交换的吗?你都看不起我们这些贫穷的村民,我们为什么要看得起你啊?你以为你是谁啊?” 说罢,这村民不等那人反应,就径直离开了。 心里暗道,“你们一家子在城市里呆的好端端的,突然就回村里办酒席,其目的不就是要村民们随礼的吗?哼,谁也不是傻瓜!” 那个被说的城里人,听罢后,脸色青红交织,又羞又恼。 从此之后,凡是村子里有人办酒席的,他们家都会派人参加,这才渐渐的与村子里关系缓和起来。 像萧家,他们一直住在桃源村,这人情世故,他们也一直在做。 不管现在他们是多有钱,也从没有看不起村子里任何人的意思。 “秋英,你家今天是不是很多客人啊?”看到院子里房屋里摆出的三十多张桌子,很多人很是好奇的问道。 萧妈妈笑着说道,“多不多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就关我们村子里就要摆上二十多桌啊。” 有人笑着道,“也是啊。我们桃源村可是属于大村呢。基本上每家办酒席,都得至少摆上二十多桌以上呢。” “这确实!”有人立刻附和道,“秋英,你们家本来人口多,这亲戚也多,摆上三十多桌也不是很多啊。” 萧正阳四兄弟都结婚了,自然的也都要通知各自的外家亲戚。 “还有凌玉很多朋友。”有人想说道,“至少一两桌坐不下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