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太上真丹法-《大唐官》


    第(2/3)页

    她花了两个月时间,在兴元的山中采集材料,所谓道家的炼丹所需,实则分为阴阳两种,所谓的“阴药”就是那些储藏于山阴、寒水边,色泽晦暗不清,品性好伏,不容易燃烧的东西,如硝石、水银和铅等;而所谓的“阳药”,则是那些颜色鲜艳如赤黄红绿,见水易飞,见火易燃,升华猛烈的东西,如硫磺、雄黄、丹砂、黄金等。

    道家认为,丹药的核心就是“一阴一阳”,也就是说要把阴药和阳药按照精心摸索的比例混起来烧炼,形成药丸,吃了后便能消除百病,长生不死,返老还童。

    再加上统治者喜好这个,故而贯穿整个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贵人们喜服食丹药,是长盛不衰,渐渐到了唐朝,“丹药学”也形成了门极度完善的“科学”门类,阴阳药物婚配的学问也越来越大,越来越精熟。

    可硝石和硫磺一混合在一起用火点燃的话,就像阴阳男女交汇般,会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也就是爆燃,如今宅男喜欢说“X爆了”,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这点很早炼丹师们就知道,毕竟被炸了不晓得多少次。

    于是为了炼丹的安全着想,前代的炼师们摸索出一套“伏火法”来。

    其实伏火的意思有很多种,还有消除药丸毒性,压住药丸品性的意思,但最直观的其实就是控制住硫磺和硝石的易爆性,不让炉鼎炸膛喽。

    而吴彩鸾采取的便是《诸家神品丹法》里的伏火法:把行囊里阴药和阳药摆出来,然后混在一起,用杵在钵里捣成细末,接着倾倒入陶罐里,在地上掘出个坑,四面用土填实,接着找出一个锅来,把阴阳药物粉末搁在锅中,再把锅安在坑里,用铁钳蹑起烧燃的皂角子,夹到锅口,使阴阳药物燃烧起来,同时皂角子也能起到“存性”作用,即不让硫磺和硝石爆燃。等到烧完三个皂角子后,再将三斤的熟炭摆在锅口上,让其“簇服”,即缓缓煅烧的意思,等到炭消了三分之一,便可扒开土坑,取出锅来,得到烧好的丹药。

    可如是进行三两次后,吴彩鸾总觉得不行,这火是能伏住不假,但燃烧起来却很不充分,哪怕是扔皂角子,扔熟炭助燃,最后扒拉出来的丹药都觉得只有七八分到位,远达不到精纯的十分程度。

    于是吴彩鸾进行了她人生里为数不多的思考,也就是在易燃易爆和不充分燃烧间,选择出条均衡的办法来。

    最终很巧的是,她翻了翻先前的丹药书籍,察觉还有种东西可以“存性”的,并且力度比皂角子和熟炭要大,这种东西就是马兜铃,也是味药草,兴元府到处都有,价值比不上当归这类的。

    胆大的彩鸾炼师说到做到,就去采集马兜铃,然后研磨成粉,直接混到硫磺(阳)和硝石(阴)里,再加上水银、少许黄金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也同样掘出个土坑,把混合的粉末倒入铁罐当中,然后烧着颗小石炭,刺溜扔进罐口里去。

    “嘭”声,她眼前顿时青光赤黄光飞舞,整个砂回堰田庄的院子里像是过了雷火般炫亮一片,在数秒钟内“立见祸事”,从土坑里喷出的火焰越来越高,很快把挨近的各色杂树给毕剥毕剥地点着,借助风势卷将起来,又烧到了廊柱,接着是屋脊,然后便是窗棂、门框与地板家具,即刻吞没半个田庄屋宅。

    好在一开始吴彩鸾离得远,手臂和容颜没被烧到,但衣服和头发却沾上了飞火,吓得她抱头鼠窜,“真炼师绝不回头看爆燃!”先是跃入堰塘水里打个滚,总算是止了身上的焰火,接着顾不上洗濯便爬上来。这时周围已有村民赶过来救火,但为时已晚,整个砂回堰田庄已回天乏术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