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4章 炮击余威-《钢铁苏联》


    第(2/3)页

    在足够确保胜利的前提下,攻速越快、战果越大,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成正比的,就好像德国佬当年在欧洲大陆上横行一时的闪电战也是同样原理。要是打个进攻仗你都拿不出足够快的速度,那不好意思,只能说连喝汤都没你的份、更别提吃肉了。

    但与之同行的另一个客观现实也必须加以注意,风险与回报的比例往往也是成正比,且不容忽视的。

    采取更加大胆激进、追求速度制胜来最大化扩大战果的战斗方式会面临更大的风险,有关于这一点情况,马拉申科当然清楚地知道。

    但就眼下这情况来说,    可以预料到的风险毫无疑问是能够被接受的。

    德国佬已经被一通劈头盖脸的炮击炸成了这幅鸟样,步兵死伤惨重不说、连坚甲利炮的核心主力坦克们也是多有战损、阵型大乱,    至少从直观视觉分析上来说,德国佬确实是战斗力大损没有错。

    实力大损的德国佬等同于变相降低了马拉申科可能会遭遇到的风险,这总归没有问题。

    而如果不把握住眼前这宝贵的机会,给德国佬以喘息之机的话。

    那么马拉申科敢肯定德国佬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缓过劲来,以至于卷土重来、继续进攻打算突围。

    在生死攸关之事面前,这些德国佬接下来会作何选择是毫无疑问的,马拉申科并不觉得这帮德国佬到了这份上、努力了这么多之后,就这么被炮炸一通便会选择放弃,这根本不符合常理。

    借此机会如果能“趁你病,要你命”式地打退德国佬的第一波进攻,那么这至少能将德国佬集结下一波攻击波次间隔的时间,转化成己方宝贵的“争取时间”,将这些德国佬死死拖在这里、不得寸进半步。

    每耽误哪怕一分钟的德国佬跑路逃命时间,这对马拉申科而言都是极为有利的,争取到足够那些速度稍慢的友军部队赶来合拢包围圈并完成换防,让领袖师能抽出身来投入到下一阶段的行动中,这便是对马拉申科而言的“最终胜利”。

    两相比较之下分析利弊,    所谓的风险在关乎胜利的巨大回报面前也就显得不值一提了,已经虚弱到一定程度的德国佬现状更是让马拉申科觉得这值得一试,    毕竟一点风险都不想承担、只想白捞收获与回报的好事又上哪儿去找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