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两大谋士-《三国之襄武大帝》
第(2/3)页
院内的地面虽为泥土地,没有铺设砖石,但很平整,清洁干净。
这时刘和只见一人从内院迎出,此人身高一米七左右,国字脸,年纪三旬有余,身穿一领巴山短褐袍,腰系杂色彩丝绦,白肉脚衬着多耳麻鞋,绵囊手拿着鳖壳扇子。八字眉,一双杏子眼;四方口,一部落腮胡。
“伯安和贤侄来了,快快请进。”那人热情道。
“还不拜见田公。”刘虞示意刘和。
“和拜见田侍御史!”刘和作揖。
“三位请!”田丰引着沮授、刘虞父子来到堂前阶下,互相谦让,接着四个人一同登阶。东为主位,西为宾位,田丰从东边上,沮授、刘虞父子两人从西边上。
走完了这一套主人迎接客人登堂的礼节,刘和进入堂中。
堂内除铺陈了几面坐席、放了几个矮案外,别无长物。
田丰笑道:“伯安寻我何事?”
“你我相交三载,元皓兄囊日为吏时,平冤断狱,敦化风俗,息一县之讼,阖郡称颂,以为神明,今我得拜持节,幽州刺史。今权宦当道,污吏遍地,这侍御史本是监察之官,然现言路堵塞,不能抵达圣听,何不外任造福一方?故欲聘君为别驾?君有意否?”刘虞起身作揖。
田丰端起木椀,饮了一口,润润嗓子,不再与刘虞客套,改而正色说道:“君言正和吾意。然君可有知兵之人?”
“犬子略懂兵法。”刘虞指了指刘和。
刘和朝田丰微笑。
“伯安,今番赴任幽州首要是边务军事,攘外才能安内。令郎恐怕....”田丰没好意思说下去。
这会刘和开口:“田公!和虽太学之人,然自小学兵法练武艺,心慕卫、霍故事——功名需在马上取,男人何不带吴戈,收取关山五十州。”
“那你且说说如何应对幽州之事?”这时沮授开口了。
刘和看了看沮授:“沮公!敢问前些年陛下不顾府库空虚、军士疲敝,兴兵击鲜卑是不是败了?”
“然也。”沮授点了点头。
“再问兵伐之事贵在何处?”
“粮草辎重。”沮授喝了口茶。
“陛下会从万金堂拨钱粮么?”
“陛下好财货,天下皆知。除非能让其长脸有面子。”沮授皱了皱眉头。
刘和没有立马接口,顿了顿:“所以师出历年,生民废业疲敝,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鲜卑、乌桓、东夷,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伐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幽州之事可成也。”
“哈哈哈!后生可畏啊!伯安你生了一个好儿子啊。”沮授笑道。
“公与兄,谬赞了。黄口小儿不历世事,纸上谈兵罢了。”刘虞摆了摆手。
“伯安!纸上谈兵和不知兵是两码事,纸上谈兵好歹是知兵为何物;不知兵者宋襄公也。”田丰一本正经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