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流会-《从1983开始》


    第(1/3)页

    《胡同人家》在大多数老年观众抵制的情况下,完全是中青年群体给带起来的。

    特别是大学生学者媒体人此类知识分子,简直爱死了这部剧,认为是开创性的作品。所谓的对话集便是他们搞出来的,互相摘抄传阅,以模仿里面的台词为时髦。

    京城,某单位家属院。

    老领导在宽敞的屋子里踱步,不一会,门敲响,涌进来一大帮人,却是子女儿孙过来探望。

    这是个大家族,人丁兴旺,都有好单位。

    孙辈有四个,三男一女,孙女刚上大学,最为受宠,在席间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你借着了么?快给我抄抄。

    我拿到手的,凭什么给你啊,等我抄完的。

    谁先谁后不一样么?

    那怎么能一样,等着吧!

    老领导见几个孙辈谈论甚欢,好奇道:你们说什么呢?

    是一部电视啊!

    孙女在桌子底下踢了丫一脚,笑道:没什么,就港台歌曲的歌词单。

    不低吧,一看就鬼鬼祟祟的,给我瞧瞧。

    爷爷,真没什么。

    快点拿出来!

    祖辈的权威根深蒂固,孙女只好翻出一本小册子。老领导一瞧,手写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全是长短句,还标着几集几集。

    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古人说,一寸长一寸强,一寸小一寸巧。我有时候强,有时候巧。

    你怎么这么贫呢?谁让我是贫下中农呢。

    刷!

    老领导面色一沉,训道:什么乱七八糟的!你在学校一天都干什么,搞这些乌烟瘴气的东西!

    一桌子人都不敢说话。

    你说,这是什么,哪儿来的?

    一部电视剧台词,我跟同学借的。

    什么电视剧?

    《胡同人家》。

    他问明白出处,一看八点过五分,啪的打开电视机。

    下一秒,葛尤那身造型,那张脸便呈现在荧幕里。

    我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找个得绝症的富婆,平平淡淡过完这一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