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超市班车在后世不稀罕,有些饭店、旅馆都派车接送。 但这年头新鲜啊,许非把各地区都照顾到了,只要掉进坑,就甭想爬出来——除非你是真没钱。 领导们讲完话,先注意到这些大客,跟程总一聊,纷纷感叹:香港人真会做生意。 市里领导面色不虞,道:“还是思想保守!我看附近只有三路公交车,这怎么行呢?人家自己租车拉客,你们不会多开一个站点么?” “是是,我们工作没做到位。” “我马上安排,增加大都汇的公交路线。” “唉,要与时俱进多学习啊!” 领导恨铁不成钢,迈步往里走,摄像机紧紧跟随,一群人前呼后拥。 钱婶儿倒没这么高觉悟,只觉商场特别宽厚,模样古怪。在外面等了半天,才随着人流涌进去。 过了两道门,一瞅傻眼了。 现在的百货商场,进去就能看见柜台,这里居然啥也没有。一个大中庭立在眼前,搭着台子,一家婚纱摄影正在搞活动。 初看空间不大,但往里看,往左右看,往上看,就跟个大天井+迷宫似的。 “艾玛!” 钱婶儿有点晕,“这道在哪儿呢?咋走啊?” 老闺蜜也蒙圈,见人手里捏着小册子,道:“那有发地图的,去拿一个。” 前面有服务台,小姐姐穿着制服给顾客发手册,上面有地图,各楼层介绍,推荐商品和活动详情等。 俩人领了一本,也看不懂,索性瞎逛。 10万方左右的商场已经非常大了,那些几十万方的都是综合体,包括写字楼、酒店在内。 比如万达。 第一代商场约5万方,一楼是散铺,二三楼标配为沃尔玛超市,四楼影院+电玩,加上部分餐饮。 第二代改散铺为单体店。 三代正式启航,搞出室内步行街和大中庭的概念,就是我们常见的那种格局。 许非融合了一下,主体部分五层,包括中庭、一条U形的名品店步行街、各类单体店、家电区、家具区、娱乐休闲区、美食城等。 另外有副楼,服装大卖场和小商品卖场。 俩老太太到处乱窜,首先感觉大,其次怎么啥都有啊? 她们对耐克、必胜客、真维斯、周大福、加州牛肉面之类的极为陌生,进都不敢进,只对散铺柜台有亲近感,跟着又被庞大无比的服装卖场震撼。 待逛到一个区域时,见道路封锁,电梯往下走,写着“超市将于元旦开张”。 不知不觉,半天过去。 俩人也搞明白了,直奔三楼的家电区。刚到就吓了一跳,人山人海,空气中漂浮着一股体味混淆的古怪味道。 一男人抱着一台新款彩电,喊:“三缺一,三缺一!还差一个就八折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