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 如玉君子、其纠谦谦-《山海横流》


    第(2/3)页

    张归牟让二人说说情况,这二人倒好,竟然礼让了起来,情形让人瞠目结舌,这真是爆发纠纷的双方吗?

    无数人的心中,都不敢相信,竟是这两人发生了纠纷。

    这一幕倒是让朱璃十分好奇,放在后世,若是发

    生纠纷,警察叔叔来了之后,无不争先恐后地抢着解释,可这二人倒好,竟然谦让了起来,情形让人耳目一新,也好奇不已。

    那名被蓝衫青年搀扶的妇人,一看蓝衫青年和对方谦让了起来,就兀自扭过头来,对着张归牟福了福,恭声道:“守捉使阁下,还是老妇先说吧。”

    一听妇人要开口,蓝衫青年,和灰衣青年这才停下了谦让,沉静地恭候在一旁,静待妇人陈述。

    望着这一幕,张归牟点点头,示意妇人先说。

    妇人得到首肯,便开口道:“我儿生性沉静,喜欢读书习字,而李大郎是以贩墨为生的,因为经常购买笔墨的关系,一来而去,就与这李大郎熟稔了起来。”

    “可是李大郎的文墨有问题,前不久,我那媳妇,由于经常帮助我儿整理笔墨,竟然出了疹子,可怜我儿十六就成了亲,至今已有八年多了,媳妇的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如今又出了疹子,这可让老妇如何是好,所以我才让儿子将我带来,寻这李大郎晦气的。”老妇言辞恳切,据实以陈。

    听完老妇之言,张归牟抬眼望向灰衣青年,肃然道:“你就是李大郎?”

    “正是在下,在下李奚鼐,见过守捉使阁下。”灰衣青年连忙拱手见礼。

    “嗯,既然这位大娘说你的文墨有问题,你有什么想解释的吗?”张归牟一见这起纠纷,竟然爆发在两个温文如玉的士子之间,虽然心中还有点怨气,可也准备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

    从刚才二人礼让再三的情形来看,这二人起码都是谦谦君子,对于这种人,谁又忍心责罚过重呢,起码张归牟不打算那样做,这才提出让灰衣青年解释一、二,只要对方给出的理由说得通,他就准备小事化了,遣散三人算了。

    可是朱璃听到这个青年自报家门后,就愣住了,李奚鼐这个人,或许大多数的人都会感到陌生,可若是喜欢练字的人,尤其是喜欢好文墨的人,就会知道此人是谁了。

    李奚鼐,易水人氏,乃是唐末五代时期,最有名的造墨名家。

    家中世代以造墨为生,他还有一个十分出名的孙子,名叫李廷珪,乃是微墨的奠基人,后世文房四宝之一的微墨,就是李廷珪首创的。

    李奚鼐一听张归牟让他解释,眉头就皱了起来,思忖片刻后,坦然道:“守捉使阁下,我李家世代以造墨为生,至于窦家娘子,为什么会因为文墨的原因起疹子,在下也是首次碰到,在下不敢说与文墨无关,因此,并没有什么好解释的。”

    李奚鼐此言一出,就连张归牟都感觉不好办了,他有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惜这个当事人李奚鼐不配合,他也没辙。

    正在张归牟左右为难,寻思着要不要惩罚李奚鼐的时候,那位窦姓青年出声了,只见他拱手恳切道:“在下窦禹钧,见过守捉使阁下,在下使用李兄的文墨也有数年之久了,致使娘子发病,也是首次,在下也不敢保证,我家娘子的病情是由文墨引起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