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文件夹-《变成血族是什么体验》


    第(2/3)页

    5,厨房养了三只肉兔;

    5-1,他为什么不直接买处理好的兔肉,而要在家里养活的兔子?

    ……

    6,……

    写完文档后,夏离冰对着自己列出来的问题看了一会,然后打开另一个全是图片的文件夹,点开了里面的图片。

    一张张图片浏览过去,可以看到这些都是微博或微信朋友圈的详细内容截图。

    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向坤所发的,或者其他人发的和向坤相关的内容。

    向坤微博的昵称是“乾坤大帝”,没有所在地、年龄、毕业院校等信息,只有个“1+1=10”的签名。

    夏离冰还是通过常彬的微博,从2012年发的一张舍友一起穿学士服的合照,发现了@的这个“乾坤大帝”,从而找到了向坤的微博。

    而向坤的微博最后一条更新是2012年,同样是那个舍友穿学士服的合照,之后便没有任何动态,连点赞、转发之类都没有。

    在2012年之前发的内容,要么是对新技术,比如vr、ar,或是机器学习、神经网络之类的讨论和预测。

    要么是各种it男喜欢的笑话,比如“keyboardnotfound,pleasepressf1tocontinue…”,比如“一个程序猿在肉店买了1公斤肉,回家一称,他不高兴的跑回肉店对老板说:少了24克…”,比如“怎么使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变得富有?答:继承。”

    要么是和根本不认识的网友争论各种领域的问题,比如“我左手java右手c++,我为什么还要学python?”,比如“实况比fifa好玩100倍”之类。

    毫无疑问,这些内容基本代表着大学时期的向坤。

    夏离冰认为,那时的他和现在一样自信,但更多的是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和现在她所分析解读出来的向坤的性格,已经有非常大的差异。

    那些微信朋友圈的截图,大部分来自向坤,一小部分来自常彬。

    向坤发的朋友圈不多,大都是转发的一些前瞻技术的文章,相关的业内新闻,或者公司集体活动如年会、团建之类拍的照片等等,私下的内容完全没有,又或者只对部分人可见。

    从朋友圈的情况来看,2014、2015的时候,向坤在转发业内文章时,还经常会带几句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后面几年则几乎完全没有了,朋友圈看不到任何他自己发表的代表个人意愿的文字。

    按夏离冰的判断,工作后的向坤棱角已经被磨得七七八八,似乎也没有什么发表自己看法的精力和意愿了。

    但这样的性格,又和最近这段时间接触到的他有些许的出入。

    这些出入,应该就是他失业之后的变化了。

    夏离冰将三张照片并排拉在屏幕上,左边是前几天她们四人一起去箭馆的合照,中间是向坤前公司去年年会时拍的合照,右边是向坤和常彬等大学舍友穿着学士服的合照。

    她将几张照片里的向坤都放大到了中间的位置,然后进行对比。

    大学时的向坤,眼神里有些桀骜,有些懒散,有种“我知道自己是对的但不屑于和其他人争辩”的高傲;

    去年的向坤,眼神里都是疲惫,以及心不在焉,满满的都是“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浪费时间?”的不耐烦;

    前几天的向坤,眼神淡定,有一种胸有成竹的平静感,同时好像还在观察着镜头,仿佛在和照片外的自己“对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