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一人灭一国-《大唐之极品皇帝》


    第(2/3)页

    但是,如此一来,这个和谈的人选就显得极为关键。

    既不能太过软弱,让突厥的气势压住,漫天要价;但也不能太强悍,最后两方谈判陷入僵持阶段,受害的是宿州百姓。

    放眼大唐的朝廷,马周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可是以他现在的为官资历和官职,根本没有资格去出使突厥。

    即使自己力谏马周,马周的职位再怎么升也不可能达到出使突厥的级别。

    所以,他在听完两仪殿李世民和众人讨论宿州百姓的事情之后,就考虑谈判的人选。

    “可惜王玄策还没有出生啊,不然以他的外交才能,出使突厥,忽悠突然人那是绰绰有余啊!”

    李恪叹息道。

    他说的王玄策就是一人灭一国的,华夏历史上最牛的外交官,一个在历史书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关于王玄策的故事,李恪还是在前世的时候读唐史才看到的。

    当时,在大唐周边葱岭南有国名叫天竺,其国民我们亲切的称之为阿三。

    在唐朝的时候天竺分东西南北中五大块。

    姑且分别叫东、西、南、北、中天竺吧。

    唐初,天竺半岛最强大的中天竺统一了天竺半岛建立了摩揭陀帝国,并很快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

    公元647年,唐太宗李世民命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30人出使西域。

    一是出使天竺。

    二是拜会吐蕃王松赞干布,睦邻友好。

    三是看看文成公主。

    但当时的天竺正好发生了政变,在唐朝的时候,交通闭塞,通讯落后,李世民在遣出使者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天竺会发生政变。

    所以,王玄策等人到了天竺边境,知道了天竺政变的事情之后,因为没有李世民的旨意,也只能照常上路。

    纂位的新王阿罗顺那听说大唐使节入境,以为自己篡位引起了大唐的不满,同时他对大唐也很不感冒。

    所以,竟派了2000人马半路伏击,在路上的除王玄策、蒋师仁外从骑皆遇难,而王玄策和蒋师仁被擒后扣押。

    后来,王玄策、蒋师仁寻机逃脱,发誓要灭绝天竺,以雪使者被杀之耻!两人于是策马北上,渡过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目标,一路来到了尼泊尔。

    在尼泊尔,王玄策与尼泊尔王谈判,以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名义,向尼泊尔借得7000骑兵,同时还檄召临近处各大唐藩属国,外加吐蕃松赞干布派来了1200名精锐骑兵,人马总数接近一万。

    他自己自命为总管、命蒋师仁为先锋,直扑天竺。

    在北天竺茶博和罗城外,王玄策用“火牛阵”一仗击溃天竺数万象军。

    阿罗顺那大惊,守城不出。

    当时的张玄策一心想着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手段——云梯、抛石车、火攻,狠攻月余。

    公元648年,茶博和罗城兵溃城破,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天竺兵将三千,天竺兵将落水溺毙者超一万,被俘一万一千,阿罗顺那逃回中天竺。

    在阿罗顺那逃回中天竺后王玄策乘势攻入中天竺,并发誓要尽灭天竺。

    而天竺兵将与唐军(根本不是唐军,只是一群杂牌兵而已)一接触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弃国投奔东天竺,求得东天竺王尸鸠摩援兵,接着再招集散兵残将准备反攻唐军。

    张玄策、蒋师仁设分兵用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坑杀。

    最后,阿罗顺那妻子拥兵数万据守的朝乾托卫城也被蒋师仁攻破,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天竺灭亡!

    由于当时东天竺援助阿罗顺那,王玄策准备顺势再亡东天竺。

    吓得当时的尸鸠摩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国,王玄策方才罢兵回朝述职,同时将阿罗顺那披枷带锁押回长安。

    李恪记得,当时自己在看完这段史料之后才喜欢上唐朝的。

    杀天竺兵数万,俘虏数万,凭借借来的几千杂牌军就平定了天竺,这个英雄就是王玄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