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重盛看着盘子里的几个烧饼,厚薄大小不一,这些都是店掌柜吩咐小二出去买来的。小二不知食客的喜好,便在各个有名的饼摊那里多买了几个。李重盛挑了一个最薄最大的,撕开一块放入嘴中慢慢咀嚼,再和着温热的花雨茶缓缓吞咽。五文钱一个的烧饼和五十两银子一钱的茶和在一起,仿佛起了奇妙的反应,那油脂的清香,和着面粉略微烤焦的浓香以及葱香、茶香……,这许多味道杂在一起,令李重盛吃得津津有味,他不由赞道“烧饼果然是薄的好吃一些……”。 这时,楼下的一众吃客不知何故,有许多人聚拢在中庭边缘,这些人对着中央的一桌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大略是在说那一桌人怎能吃得下恁多的食物云云。李重盛循声望去,只见在庭院中央的一张大八仙桌上坐得两人,这两人都是二十左右年纪,一人青衫白面、星眸月眉,生得十分俊美,另一人方面大耳、隆鼻阔口,身形却异常肥大。 李重盛心下好奇,便走到围栏边,俯身望去,只见那白面书生吃相倒甚是文雅,但见那肥胖少年,吃起酒菜便如风卷残云一般。一只蜜蘸百花鸡到了那肥胖少年的手里,他双手连撕,便只是两三下就把整只烧鸡装入了肚中。一盘凤尾虾才刚上桌,肥胖少年端起盘子就尽数倒入口中。接下来店小二又上了一道得月楼的名菜——“鲤鱼烩豆腐”。那鲤鱼取自渭水,每条都是精挑细选的上等肥嫩大鱼,豆腐则必是取自长安城豆腐世家“咸阳郭豆腐”,那一块巴掌大的豆腐需经历名厨不下千刀,切得犹如细丝一般,但妙在细而不断,这些细若游丝的白嫩豆腐围着一条红鲤鱼,鲤鱼头则高高跃起,似有朝天一跃、化身成龙之意,加之那鲤鱼羹汤中混有长安名酒“汾阳醉”,因之这道名菜上市之后大受欢迎,一帮附庸风雅的文人更是给它取了个别名——“千刀百切朝天醉”。只可惜,历经几位名厨“千刀百切”的“朝天醉”,肥胖少年只是拿一张大勺一撩,便尽数入口,才砸吧几下,吐出了一些细碎的鱼骨,这道得月楼的名菜就随之沦为了一只空盆……没过多少时间,那肥胖少年的身旁,吃空的碗碟便堆得犹如山高。一旁观看的食客中,有几位儒雅之人,见肥胖少年如此吃相,不由得连连摇头,叹息天物暴殄…… 李重盛见状不禁感叹道:“年轻人胃口真是好啊!着实令人羡慕……哎!我等老矣!……”一旁的高良士赶紧说道:“三郎春秋正盛,哪有半分的老相啊?” (注:李重盛少时在兄弟中排行第三,身边之人皆呼之为“三郎”。待其垂垂老矣,却分外怀念少时光阴,是以特许身边宠爱的贵妃称他为“三郎”。之后他每每微服私访之时,亦命高良士如此相称,此亦足见皇帝对这位贴身宦官的恩宠。) 李重盛摆摆手,欲待再说几句感怀时光的话语,却听得一阵悠扬的胡琴声从楼下的中庭传来,声音婉转低沉,酒楼内的一片嘈杂之声似未能影响其分毫。李重盛便不再言语,只是凝神倾听。高良士从身后的雅间内搬来椅子,伺候李重盛坐下,自己则肃立一旁。 胡琴声过后,一阵清越响亮的歌声缓缓传来,那歌声显然是出自一位少女之口,柔美动听的声音中却带有一丝悲凉与无奈,只听她幽幽唱道 : 独倚高楼长望秋 寒霜似雪 西风若愁 天高云倦鸟低游 青山依旧 江水东流 江湖落拓一杯酒 无边心事 无语凝眸 人生恨事几时休 蓦然回首 韶华悠悠 (以上调寄《一剪梅》) 李重盛为她的歌声所动,一时勾起了心头无限的感慨,正想仔细看看歌者是一位怎样的少女。这时,忽听得一个大汉粗暴的嗓门响起:“兀那女子,唱得什么破曲!滋扰本大爷的酒兴!” 原来在那得月楼中间庭院的开阔处,有两座假山,在两座假山之间,搭建得一处木台,专供一些流落民间的卖艺之人前来献艺。当时整个长安城的风气,以包容万象为美。那些街头艺人或说书、或唱曲、或杂耍、或逗笑……但凡有一技之长者,皆可来此献艺。表演精彩者除了获得食客的打赏外,酒楼亦会给些赏银,顺带供应一顿饭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