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系统的高利贷-《败家导演》


    第(2/3)页

    而且电影故事从头到尾,其实都没有想着如何才能吓到观众,而是将观众给拉了进来,与角色一起思考,在面临死亡时,要如何克服恐惧,如何才能生存下去。

    所以《电锯惊魂》能够在悬疑惊悚分类的电影中脱颖而出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悬疑惊悚类的电影,绝大多数都只会给人们带来恐惧的感觉。

    而《电锯惊魂》对于恐惧的氛围可谓是营造得恰到好处!他没有过分地让观众们在观影的时候受到惊吓,反而利用这些看似惊悚的剧情去传递出整部电影所要表达出来的意义。

    而这,也正是郝欢需要反思学习的地方。

    因为他拍的《惊吓时代》跟《电锯惊魂》比起来正好截然相反,他只是一心想着如何巧妙地利用剧情去让观众们始终绷着一条恐惧刺激的神经。而不去考虑一部电影,哪怕是悬疑惊悚类的电影,也要传递给观众们一种精神或者说是看电影的一个意义。

    所以,这类型的影片,不能一味地追求惊悚刺激。也不能为了制造悬疑以及恐惧氛围而忽略了一部好的电影所要呈现给观众的一种值得深思的人道精神。

    这是郝欢看完《电锯惊魂》后所意识到的一点。

    悬疑电影跟大众电影不同,它本身就不讨人们喜欢,导致很多人一旦知道这是一部悬疑惊悚的电影后,基本上都不敢买票观看。

    反观那些大众题材的电影,哪怕剧情再怎么烂,只需要笑点够了,特效好了,那么基本上票房就能够回本了。

    这正是悬疑类的影片不能与之对比的地方!

    郝欢认认真真地做着笔记,他旁观着《电锯惊魂》的拍摄过程,看着导演以及工作人员们挤在这小小的“浴室”里展开拍摄工作。

    他很想代入到导演的视角当中,去体会导演在拍《电锯惊魂》时的一些想法,以及参考学习对方在执导控场方面的专业能力。

    但贫穷,限制了他……

    他差点没忍住就向系统借高利贷了,可一想到卡里的余额,他顿时没了贷款的念头。

    前面败掉的800万元,对他来说还是挺伤的。接下来拍电影还得花不少钱,而他爸是不可能再给他钱的了,所以他必须得省着用才行。

    郝欢移步到导演身旁,借着昏暗的灯光,算是看清了这个导演的样貌。

    没想到拍出《电锯惊魂》的导演竟然这么年轻,看起来跟自己的年龄相差无几。

    想想,郝欢的心里都觉得惭愧丢人!

    同样是二十几岁的人,别人已经是票房过亿的大导演了,结果自己拍出来的电影票房没有过亿,制片成本倒是花了一亿!

    简直不要太扎心!

    郝欢绕到了导演身后,他现在没钱代入到导演的视角当中,但站在对方身后多多少少也能增加一点代入感。

    整体来说,《电锯惊魂》的拍摄过程并没有太过繁杂,设备跟道具也很普通,片场里的工作人员更是少之又少。

    但在这种条件下都能拍出票房高达7亿的电影,说明这里面肯定有值得学习深究的地方。

    就比如最简单的机位拍摄角度,郝欢观察片刻就已经学到了一些精髓。

    除此之外,剧本的内容跟演员的演技就是票房的第二保障了。

    郝欢默默地记下重点,希望自己接下来在翻拍《电锯惊魂》时,可以更加的化繁为简,精益求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