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毕竟只是电影本身有些热度,口碑好罢了。 没什么星味,张翰宇的人气也一般,现场也没有其他比较出名的明星。 这就是个比较怪的现象,拍了高票房电影的演员不一定就会名气大,有一大堆粉丝。 而且也没有什么歌舞之类的节目,李谦本人也没多大名气。 总之,算是有些寒酸的首映仪式。 毕竟是第一部电影,李谦也没有什么好失望的,首映式的阵势和之后的票房又没关系,等电影放映完了,现场观众的反应,才是整个首映式最重要的东西。 放映厅里一黑,大银幕缓缓亮起,电影正式开始放映。 龙标、片头一闪而过。 巨大的imax银幕上,一个铺满整个银幕的火球映入观众的脑海中。 国内现在有几家有imax银幕的电影院,而且地段在当地都是比较好的,所以《生死频率》也制作了imax dmr版,以供这些imax银幕放映。 现在除了纪录片之外,几乎没有imax电影,那这些银幕也不能空着。 imax为了推广他的影院系统,推出了一个dmr技术。 制片公司把影片的35mm胶片拷贝交给imax,后者运用dmr技术,以最高解析度扫描35毫米胶片的每个画格,将其转为数字画面。 然后,使用专有图像增强技术,对每幅画面进行优化,最后冲印在70mm胶片上。 35mm胶片的母带原本是有4k的清晰度,不过经过多次拷贝之后,后面的拷贝会越来越差,放映次数多了也会越来越差,大概在大银幕放映的时候差不多就是2k了。 转制成imax dmr版之后,在imax银幕放映,至少也有4k。 转制几个拷贝也不用多少费用,imax公司主要是推广自己的系统和imax银幕,主动帮你优惠转制,要不然他的银幕也没片子放。 不过等imax银幕推广之后,对方肯定就没有优惠了,反而转制价格也会更高。 imax银幕,带来的效果是绝佳的。 大冷天的,现场观众看到那个巨大的太阳,甚至都能看到因为高温导致的空间扭曲,仿佛就在眼前,都不觉得那么冷了。 现场看过点映的观众还是很少的,毕竟60000多人分散到全国各地,也没多少。 听着旁白里新闻报道出现了北极光,再加上那个巨大无比的太阳,现场观众心里纷纷有些好奇了。 “难道真的是科幻片?” 不过紧接着剧情回到地面,夜晚一辆油罐车发生侧翻,车子正好堵住了地下抢修电缆的工人的出来的通道。 随时可能发生爆炸,但是下面还困着两个人。 一开始就是如此危急的剧情,让观众们忍不住开始为之担心, 张翰宇扮演的消防员主动带人从相隔不远的另一个入口撬开井盖下去,在下水道里,还一脸幽默地开起了玩笑,缓和一下气氛。 这是个成熟、幽默的消防员大叔。 有惊无险地救出了被困的两名工人,张翰宇让其他队友带着他们先上去。 一个个人从下水道口爬上去,每爬上去一个,镜头就切到不远处的刚刚正在维修的点燃,一截电缆悬在半空中,摇摇欲坠。 断口裸露出来的电线不断闪烁着火花,眼看着就要碰到了下水道里的积水。 就这样镜头不断来回切换,人一个接一个上去,电缆也离水面越来越近。 油罐车已经泄露,不断有油渗透下来,爆炸随时可能发生。 “快点啊!!!” 虽然明知道张翰宇是主角不可能开场就挂了,不过面对这个场景,还是忍不住为他担心,心里不断地催促其他人快点爬上去。 电线离水面越来越近,电线断口闪烁着火花的镜头也越来越近。 直至连续给了个特写,距离水面只有毫厘之差了,让人无比揪心。 终于,张翰宇等其他人都上去之后,也爬上了梯子。 他临走前回头望了一眼,正好电线触碰到了水面,水里混杂着石油。 “轰!” 顿时,窄小的通道内,完全被大火填满,并且迅速像张翰宇这边蔓延。 镜头正对着着火的地方,观众也是直面大火,并且大火蔓延的方向也是向着观众这边, imax银幕带来超强的观影体验,让观众都忍不住感觉到了一股灼热感。 “卧槽!上去啊!” “还在那装逼,回头看呢,嫌命长嘛!” “快点啊!” (求订阅,还有两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