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们相信,只要两超工程和产业园工程发展起来,乡里也会受益良多。” “两位乡长这样想,我就放心了。目前势头虽然不错,但还是处于起步阶段,最忌杀鸡取卵。等发展到一定程度,乡里的财力自然就壮大起来。到那个时候,乡里也有力量做更多的事情。” “我是真觉得,老百姓的富裕,经济发展,终究要靠他们自己觉醒和努力,政府只能进行引导和支持,不能全部包办,也不能代替。” “是啊,只要给他机会、政策,很多事情他们自己就会解决,我们要相信民间的智慧。” “还有一件事情,三建的工人,将来标准件商城的商户,产业园的从业者,很多都是外来人员,户口不在本地。” “孩子上学,老人养老,本人就业创业,买房租房等等,没有本地户口,会有很多不方便之处。” “今后的建筑工程很多,需要更多的工人。三建现在的工人基本上都是外地人,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想把户口迁到这里来。” “外地人想到咱们这里落户,说明咱们关山有吸引力,起码得到了他们的认同,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于丹平看了刘俊一眼,会心一笑。 这个小子,终于出招了。 “虎城,咱们这里是农村,也没有城市户口这一说,按理说外地人到农村落户,只要村里自己同意,问题就不大。” “问题在于,来的人少没什么。来的人多,土地和房基地的问题,就可能和本地居民发生争夺。这个问题你怎么解决?” 这确实是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外来落户人口,本身也不是来种地的,不用给他们分地。” “房基地问题,乡里、县里没有意见,可以扩大规模,占用荒地。这一招不行,可以买楼房。我可以建设住宅楼,来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 “至于口粮问题,反正现在粮食已经市场化,就自己买菜买粮好了。” 建设住宅楼?那不就是跟城市一样了么? 于丹平立刻抓住了这个敏感信息。 这小子表面上在谈论落户的问题,实际上是夹带私货,在暗中推进他的城市梦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