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一起苟才能安宁-《大宋很野蛮》


    第(2/3)页

    可惜抗蒙最厉害的孟珙死了,镇守四川的余玠也死了。

    而想起余玠,或许是因为内疚,赵昀的脸色不由自主的狂抖了几下。

    “官家何故如此焦虑……”

    就在赵昀在房间里背着手转来转去的时候,福宁宫外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随后一个身穿红里皂绦绛纱长裙,头戴玉簪鬓插珠花的妇人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串佛珠,身后还跟着两个年轻美貌的宫女,手里各自捧着香炉和玉如意。

    妇人虽然保养的很好,其实年龄已经不小,今年已经四十八岁,乃是赵昀的皇后谢道清。

    “这么大的雨,娘子何故来了!”赵昀看见自己的正牌老婆,脸上的焦虑也收敛和很多。

    “今日大朝,却刚好遇到大雨,我担心官家上朝淋雨受了风寒,特意过来看看,老远就看见您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莫非是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谢道清上前轻轻搀扶着赵昀说。

    “唉,娘子应该也听说了,蒙古大兵压境,如今四川诸路危在旦夕,朝堂接连商议半个月却拿不出来一个好的对策,朕很是焦虑!”赵昀在胡床上坐下来揪着胡须满脸愁容的说。

    “军国大事我不太懂,但事急从权,无需事事都拿到朝堂去讨论,陛下只需召集几位宰执商议即可,不然恐怕会吵的不可开交!”谢道清轻轻拍着赵昀的后背安慰说。

    “说是如此说,但朝堂诸公军务……唉……”赵昀长叹一口气摇头。

    俗话说临时抱佛脚,大宋一直执行的是以文驭武的策略,但文官精通军务的太少了,即便是有,大部分也都遣置外地,挂着参知政事和知枢密院事的好几个,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一个朝堂数百官员,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帮他排忧解难的人。

    而唯一一个连上两封奏书,将这场蒙古入侵分析的头头是道的崇国公吴潜,如今五天过去了,却迟迟还未来朝廷报道。

    眼下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估计吴潜今日怕是到不了京师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