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件好好的大衣就这么散开,肯定要关平安来善后。关有寿收起东西之后,有意咳嗽了两声。 果然,他小棉袄进来了。 他家平安还是一本正经地掌灯进来。要不他为何说闺女贴心呢,都不要他开口,他小棉袄就开始缝起大棉袄。 ——无须动用缝纫机,一双小手飞针走线的……很快的,他义叔的这件大衣又恢复了原状。 事后,关平安和关天佑兄妹俩人自然有见过关有寿递给他们兄妹俩人的印章和纸条,包括其他东西。 但不管是关平安,还是关天佑,都抱着眼不见为净的心态让他们老子保存东西。这些离他们太远太远,还不如上山收山货实在。 齐建军夫妻俩这次的假期不短,但也是相对不出远门而言,而来一趟马六屯,除去路途上的几天,却又太短。 次日,阳春白雪的城里人终于见识到了下里巴人的“小秋收”盛况。大山是富有而又慷慨的,山上的东西多的说不清名目。 漫山遍野的野沙果、山梨、山里红、生柿子、酸枣、圆枣子(山弥猴桃)、山核桃、榛子、松子、橡子等等。 一大清早开始,队里的男女老少进山又陆陆续续地大包大筐的采回来,在队院前面的打麦场上开始晾晒、煮切、夯砸。 靠山而居的农村人进山也是相当的拼命。去了七孬八歪的留给孩子们吃点,这些山货还是大队副产业创收之一,也是各家各户的钱袋子。 齐建军夫妻俩人硬是挤出一天时间参与其中,痛且乐着,要不是已经订了行程,这两口子还想多留一天。 小包子也很开心,被他小叔叔用布袋缠着身上,七八个半大小子小姑娘们一伙带着他,连吃带玩的泡在山上。 走? 不! 坐上车,一行人出了屯子西头。懵懂的小东西终于回醒,拍着他老子的肩膀,扭头奶声奶气地喊着不。 与他们同行的还有梅大义、薛大山两口子。任性的齐老太太临时改主意了,嗨,她就不走了。 用老太太的话来说,新认识的老姐妹还没热乎几天呢,走啥走。再说了,她又不用上班,老头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