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终有回报-《全能监督》

    “贺博士,我们可以宣布成功了,这一次的满负载运行时间比理论时间只少了三分钟左右,已经超过了20小时的关卡达到了22小时五十七分钟。”实验室里的工作人员听到最新的试验结果报告,都兴奋地欢呼了起来。

    贺原作为整个实验室的技术带头人,无疑是最为开心的,当初他离开斯坦福大学来到这里搞科研,别说外人不能理解,连家里人都坚持反对,但此时的成果足以证明他当年的选择是正确的,“这种新材料必然是划时代的,整个人类的能源结构都将被打破,我们都是亲手开启新时代的功臣!”

    飞轮电池是一种物理储能电池,有着化学电池所无法比拟的诸多优点,但飞轮在以长时间工作为条件下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轴承摩擦和空气阻力的耗能太大了。尽管可以通过改变结构来控制损耗,比如使用非接触式磁轴承,人工制造超低压环境,但飞轮本身的储能极限也是个大问题。

    磁轴承的问题在高温超导技术的不断进步之下渐渐有了解决的方案,超低压工作环境也可以制造出来,但是飞轮储能想要满足工作需求,一是增加飞轮的质量,二则是增加飞轮的转速。增加质量是不可取的,一个以万吨为单位的超大电池,除了安装在地面上哪里也去不了,直接失去了电池作为储能工具的意义,所以只能增加转速来提高转动量。提高转速就要克服强大的离心力,高强度低密度的材料是首选,目前最合适的是复合纤维飞轮,但与理想状态还是相去甚远。

    贺原是材料学的专家,研究方向就是超高强度材料,只不过他在斯坦福大学的实验室一直被排挤在核心外,蹉跎了不少岁月。差不多十年前米国机构就对他们开始严防死守,跟防贼一样防他们,工作中也完全把他们当苦力。这样的实验室不待也罢,他收到邀请后二话不说就辞去了斯坦福大学的工作,来到了拉奈岛的超级纤维实验室,并且被林田海看中成为了这里的技术带头人。

    新材料的表现极好,使得飞轮电池的寿命大大的到了提升,这将解决很多设备的用电问题,一旦把成本控制到了民用级别,那么所有的内燃机都将会被扫进历史的故纸堆,再也没有存在的意义。

    “老板,我想申请假期。”实验室的保密级别很高,里面无一例外全都是宗国人,贺原当着全体工作人员的面,直接通过卫星电话联系上了还在纽约的林田海。

    因为时差的关系,纽约已经是凌晨两点了,林田海听到电话那头的话语之后一下子从床上蹦了起来。看了看旁边躺着的姬兰·西普卡,他没有继续通话而已披上睡衣走向了书房,这是他跟拉奈岛那边约定的暗号,“安排你的工作都完成了?”

    “是的,您交代的工作我们已经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试验报告就在手上,贺原很有底气。

    “准备申请多久的假期?”林田海还是跟以前一样,给所有人的人都取了一个只有他自己知道的代号,虽然对方在电话里没有透露任何身份信息,只是没头没脑地向他汇报工作已经完成和想要休假的想法,但他已经知道这是负责超高强度材料项目的贺博士。

    “一个月吧。”这也是暗号,表明了工作完成的进度。

    “可以,不过要等我回去验收才能批假。”林田海挂断电话之后兴奋地搓了搓手,对于研究人员来说他们只是成功地研制出了一种新的材料,但在他看来这是比任何炸弹都要强大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肢解米国不用千军万马,只靠一枚小小的飞轮就足够了。

    姬兰·西普卡发现林田海回到卧室后没有躺回床上,而是开始穿起衣服裤子,不禁有些纳闷,难道刚才那个电话是山多拉·达达里奥打来的,抓到他出来鬼混的证据了不成,“你要走了?”

    “嗯,公司那边出了点事情。”林田海随口敷衍道。

    “可现在是凌晨两点啊。”米国人就没有加班的概念,如果老板强行要求加班,员工非暴动不可,工会可不是摆设。这个点还有人向林田海汇报工作本身就很奇怪,他如此着急要走就显得更奇怪的了。

    “事情比较急。”林田海准备待会儿就安排飞机,然后直接赶往拉奈岛,在飞机起飞前的这段时间他则需要联系与此事密切相关的人,争取把利益最大化。

    “好吧。”姬兰·西普卡虽然是当红花旦,但在林先生的面前无非就是个小艺人而已,能被带来这里都是她撞大运了,尽管待会儿一个人躺着可能会空虚寂寞冷,但她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仅仅过了十几个小时,林田海就已经出现在了拉奈岛超高强度材料实验室里,用新型材料制作的飞轮和飞轮电池都在他的面前摆着,电池的尺寸已经控制得非常好了,完全可以装在各种载具上,“技术方面我不懂,只问你们一个问题,以这种新材料为飞轮的电池,能支持我们的仿生系列载具航行多远?”

    “这个得看具体负载,不过以仿生海豚为例,不装在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在水下航行四百公里没有问题,我们已经在新哥伦比亚试验场进行过测试了。”拉奈岛的东港水下,有一座庞大的海底建筑,以防波提作为掩护延伸到岛内,几乎所有见不得光的试验都是在那里做的,而这个海底试验场就被林田海命名为新哥伦比亚。

    收够波士顿动力后林田海一直没少花钱,外界以为他在搞机器人,可实际上他却在搞水下仿生载具,用于避过雷达和声呐,监视珍珠港的舰船。小型化核反应堆的技术太过遥远,但是高性能的电池却似乎唾手可及,所以他就把钱主要花在了这个方面。现在一切都有了回报,虽然成本高得令人发指,但军事用途的东西本来就是不计成本的,看看米国的曙光女神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