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眼看着众臣退下,奉天殿里只剩下一道身影,而且这身影还在向前快步走去,想都不用想,这个人必然是景清。 千钧一之际,顾不得身后尚有两个人追来,大喊了一声。 “且慢!” 有些时候,历史重大转折,往往就在几个字之间。 比如靖难之战。 是朱允炆太弱还是朱棣太强? 这不好评断。 但后世对靖难之战这个大明转折点,最多的节点评价还是朱允炆那一句话:“莫要让我背上弑杀叔叔的恶名。” 简直搞笑。 你都把你的一位叔叔逼得自焚身亡了,还介意这个恶名?对其他没有反心的藩王铁血手段,对朱棣这个最强势的藩王反而要怀柔? 正因为这一句,朱棣在战场上修成了金刚不坏之躯。 从而改写历史。 黄昏的这一句且慢,能改写当下这件事吗? 不能! 景清听到有人喊后,不着痕迹的快走了两步,很快来到朱棣身畔,朱棣听到声音,回身侧看去,现黄昏慌里慌张的跑来,此刻已跨入奉天殿大门。 身后不远处是满脸茫然的大儿子和二儿子。 朱棣一时间有点讶然。 黄昏不是在昨日被奔马撞伤了么,不在家里好好养伤,这个时候闯入奉天殿干嘛。 思绪未落,骤见寒光! 景清不知何时丢掉了朝笏,一只手伸入袖笼里,旋即便听见哧溜一声,一道寒光撕裂袖衣,闪耀着嗜血光芒,凶狠的扎向朱棣心口。 这一幕太过突兀。 狗儿太监以及其他人都愣在当场,一时间反应不过来。 谁能想到。 谁会想到。 自朱棣登基之后,比解缙、胡广表现得还要恭顺的景清,竟然会藏刃在身入奉天殿,更是无所畏惧的拔刀刺杀朱棣。 景清离朱棣很近。 也就两三个身位,在他丢掉朝笏,伸手拔刀的瞬间,仅仅是一个小跃步,就和朱棣面面对,这突兀的一刀,基本上没有扎不中的道理。 眼看朱棣就要透心凉心飞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