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陌上行-《贞观俗人》
第(2/3)页
附近招来的数千百姓,挽起裤脚撸起袖子正卖力的干活,包两餐,顿顿有鸡鸭鱼肉,虽然说几千人吃饭,大锅里其实也看不到啥肉,可起码每天也是有几十斤肉烂在锅里啊,更别说饭管够管饱,另外还打工分给工钱。
大家的积极性自然是高。
“阿爷,你看这片地,总共是两万亩,抛去水渠、坡堤、水塘,还能改造出一万亩的水稻田来,堤坡还能种桑,塘里能养鱼,岸边可种藕,我这里还要建养猪场羊圈,鸡鸭场等·······”
“你这样改,真能防水灾?”
“改造完成后,就算是三五十年一遇的大洪水也不用担心了,平常的雨涝更不怕,有这么些河渠可疏通引流,而且我这地都是抬过了的,四面有圩堤,大水可拦于外。”
秦琅的改造很简单,就是后世淮河一带普遍的围圩造田,建圩堤,圈起一片田来,就算有洪水,圩堤内也是安全的,除非是那种百年一遇的大洪灾,才有可能漫堤或破圩。
“这得花不少钱吧?”
“买地没花多少,前后花了六千贯,本来要不了这么多,我多给了点,免的说我借势占朝廷便宜,另外改造这块花费大,买松木买石块,另外雇工请人,前后七七八八的加起来,得两万贯吧。”
秦琅暗暗心惊,这片水泽荒地,居然投进去近三万贯钱。
“你哪来这么多钱?”
“阿爷,这两万多贯也不是一次性就拿出来的,也是分批投入,我现在鸡场鸭场效益不错,另外庄子上本也有产出。”
“你别糊弄我,去年大灾,都没了节余,今年刚春播,哪有收成?”
“主要是工商这块赚钱,酒、糖,这两个是大头,盈利不少,另外去年我就在幽州也搞了商号,参与幽州边市贸易,还有就是我收购了一些茶场,眼下新茶上市,我们茶庄的新式炒茶在贵族士族里还是比较受欢迎的,打入了高端茶市场·······”
对于秦琅这样的穿越者来说,赚钱从来不是什么大问题,尤其是他们爷俩如今的地位而言,只要不吃独食,那么赚钱确实比较快。
白糖现在就如同是印钞机一样的源源不断来钱,酒茶也是利润很大,秦琅还已经在着手安排进军盐业市场,准备也弄些盐场制盐,然后向朝廷买盐贩卖。
这些买卖,其实没啥太大的技术含量,真正需要的是地位。就跟后世八九十年代时,那些倒爷们一样,得有背景,那么就可能轻易的赚钱。
别的贵族豪门们也都是这种路子,工坊、商队、放贷,然后赚了钱再又拿出大半来买田置地,土地收益是最稳固的,尤其是掌握了土地后,还能进一步捆绑那些依附于土地的佃农,有地才有人,而有了人又能发展工商业,这才是他们千百年不倒的秘诀所在。
秦琅的路子与他们有些相像,又有些不同。
比如咸阳这地,其实并不是不能改造,也不是没有人看的到,只不过那些豪门大族不愿意弄而已,这种事投入高本钱大,不太划算,他们有钱直接去买好田方便的多。
正常情况下,花近三万贯改造得出这么万把亩田,得多少年才能回本啊。
秦琅却没那样算,或者说他也没想走传统农业的路子,他有把握能把废地变宝田,可防洪水,又能保收益。
咸阳县令最近天天跑来这里,秦琅给衙门六千贯钱不说,还在灾年雇佣了这么多百姓做事,对于咸阳县可谓是做出了突出贡献的。
当然,秦琅除了花六千贯买地,也是让阿黄又花了几百贯上下打点了咸阳县里,上至县令下至胥役,都没少了那份好处,这样豪爽大方的贵人,咸阳县令如何不感激,于是他向朝廷也是连上了好几道奏折,说平康坊秦家造福乡里云云。
对于秦家这边工地,也是全力配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