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击溃建奴-《我真是大昏君》


    第(2/3)页

    尽管建奴的阵后有战马,但那些倒地的伤兵呢,就等于全部放弃了。

    明军没有追赶,也追赶不上,几阵排枪过后,战阵依旧是稳步前进。

    面无表情地把刺刀扎入建奴伤兵的胸口,用脚一踩手上一拔,染血的刺刀在空中停留一下,又指向了下一个目标。

    冯大铁和战友们脚下踩着建奴的尸体,斩杀着建奴伤兵,步伐坚定地向前,向前!

    …………………

    镇江。

    城头已经换上了东江军的旗帜,残破的城垣,熏黑的城墙,显示着刚刚结束不久的一场大战。

    驻防的五百建奴一千多西虏和汉军,在两协上万东江军的围攻下,已经全军覆没。

    尽管毛文龙很想占据镇江,为隔江而望的新义州、铁山提供屏障,但也知道目前还不是时候。

    扫荡周边,迁民清野,工作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就算弃守镇江,也要给建奴留下一块无人之地,让他们难以长期驻守。

    已是入秋时节,天气虽还没减热度,但原野上已经能看出季节变化的些许迹象。

    站在城头,瞭望远方,毛文龙甚是感慨。

    这其中,不仅有故地重游的感触,更有连番作战后的感悟。

    “我军还需要有一支擅长山地作战的部队。”毛文龙伸手一指远方,开口说道:“非如此,不能阻遏东虏,护镇江周边之安全。”

    镇江城很小,但地区很大,扩展开来就相当于后世的丹东市,包括了凤城、宽甸、岫岩等县。

    从地形地势上看,北高南低,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谷地只占十之一二。所以,又有“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

    在毛文龙看来,北面的山地和丘陵,正是阻遏建奴来攻的天然阵地。

    尤其是宽甸和凤城的北面,地势最高。山峦起伏,树林密布,对于擅长平原野战的建奴来说,难以发挥其优势。

    而通过几场战斗,毛文龙等将领对于借助地形和工事,用火枪和掷弹车坚守,都是信心很足。

    “津镇倒有近千毛兵,不知能否调来?”苟真怀沉吟着说道:“火枪兵嘛,阵地防守甚好,山林作战,倒是未必合适。”

    停顿了一下,苟真怀又笑着补充道:“好在有刺刀,和长枪一样的作用。嗯,某觉得叫刺棍儿更形象。”

    毛文龙哈哈笑了起来,也觉得那刺刀不象刀,还挺丑的。

    陈继盛笑了两声,说道:“山地作战,还是要加强训练。不说这镇江,便是从朝鲜借的新义州和铁山,要是能在外围山地阻遏建奴,也能多安置辽民,大力屯田耕种,以缓军需。”

    毛文龙轻轻颌首,表示赞同,缓缓说道:“山地作战的部队要训练,阵地防御也要加强。通过几次作战,某觉得在平地挖设工事也很厉害,倒也不必非得倚城,或是据险抵御东虏。”

    “壕沟加胸墙,确是御敌良法。”苟真怀伸手拍了拍城墙,说道:“只要够快速,在野外也能自保。如果有了武钢车,就更省事儿了。”

    毛文龙看了苟真怀一眼,说道:“今年朝廷的花费太多,万岁数次支出内帑,这武钢车和野战火炮的装备,怕是要等到明年了。”

    手自然而然地放到了腰间御赐的战刀刀柄上,毛文龙想了一会儿,说道:“不如咱们先行打造一批,虽然粗陋些,可也不会比建奴的盾车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