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激战开始-《我真是大昏君》


    第(2/3)页

    人叫马嘶,转变方向要从明军阵前掠过的建奴?    在一轮火枪攒射的打击下?    纷纷中弹落马。

    空中纷飞的箭矢对于明军的伤害不大,盔甲齐全,还有铁面,防护既周全?    防具的质量也相当优良。

    叮叮当当的响声在明军阵中响起?    只有少数明军挂彩带伤。第二排已经向前补位,第一排迅速后退,到了队后,紧张而有序地填药装弹。

    横掠过阵前的建奴骑兵还未完成这个机动,又是一排铅弹激射而来。顿时?    又得一片人仰马翻。

    就目前而言,明军的燧发枪装备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百?    完全抛弃了长矛、刀盾等冷兵器。

    而且,具有实战经验的明军军官?    也发现由于燧发枪的射速大为提高,可以把步兵阵列的纵深进行压缩。

    纵深压缩的结果?    就能让更多的枪在一个正面开火?    更有效地发挥火力的。

    当然?    由步兵方阵向线式队形过渡,还需要一段时间,也并不是每个军官,每支部队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在辽南,孔有德和张盘这两个混成协,以及组建完成正加紧训练的磬石混成协,是率先进行变革,采用新战术的部队。

    在辽西的明军,只有樊化龙的龙骑兵,在与阿敏所部作战时,使用过一回。

    改变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瞬时火力输出的增强,给诱敌的建奴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场景也有些相似,已经被千刀万剐的阿敏,他率领的部队就吃过这个大亏。显然,岳讬并不知道阿敏是怎么败的。

    建奴骑兵在五六十米的距离掠过明军的“却月阵”,留下了近百具尸体,以及地上中弹未死的伤员和悲嘶扑腾的战马。

    岳讬布置的进攻已经开始,并不会因为这点意外而中止。而且,在岳讬看来,诱敌的目的已经达到,虽然伤亡有点大。

    几十架楯车出现在阵前,这已经是全部,掩护着后面的冲阵重甲兵和提供火力压制的弓箭手。

    明军的武器装备和战术进步神速,建奴的打法却还是老一套。所谓的楯车,也只是借鉴于明军的车营发展出来的防御工具而已。

    现在的明军也有战车,就摆在阵前,既是搭载佛朗机炮的载具,还是可移动的壁垒,能抵挡并遏制敌人骑兵的冲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