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启天一号-《我真是大昏君》


    第(2/3)页

    说白了?    明国大败十次还能支撑,建奴只要败一次大的,就是伤筋动骨,很难恢复。

    说得再粗暴直接一些,只凭人数优势?    明军十个换一个,也不是建奴所能承受的。

    所以?    朱由校依然关注战事,但却心里有了底?    不象以前那么坐卧不安,心神不宁。

    拼钱?    比富?    朕还真不怕建州野人?    手指都比他们腰粗。

    而且,朕懂科学,会爬树;建奴嘛,文盲占多数,没文化的蛮夷!

    尽管皇帝觉得在科技上,在武器装备上,已经领先了建奴太多,没有必要再继续提升。

    但他以前交代的,或者说是指点的,却还是有人在研究,并成功地搞了出来。

    “万岁,经过不断试验改进,火箭已经可以实用。”孙元化掩饰不住脸上的激动,双手举起,把文件呈上御览。

    朱由校从宫人手中接过文件,翻开阅看,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历史记载中,明代的军用火箭种类繁多,从数量到质量都领先世界,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但朱由校看过资料,仔细询问加分析之后,却认为这么牛掰的玩艺儿,多数是华而不实,实用意义不大。

    什么神火飞鸦、火龙出水,还有翼火箭、多级火箭,听起来都象是能发射卫星上太空的节奏。

    而实际上,要是在战场上使用。这些种类繁多的火箭差不多都是既无准头,射程又不远,威力和杀伤力也实在是难以恭维。

    在火箭和火炮的发展上,朱由校侧重于火炮,但对火箭也进行了指点。

    纸筒或竹筒改成铁筒,加装平衡稳定装置,研究速燃火药以推进火箭,以爆破弹头或燃烧弹头来杀伤敌人,取代以尾焰烧炽敌人……

    显然,朱由校的指点并没有多少高科技的含量,更多的是思路的改变。

    而随着火炮的引进和铸造水平的提高,火箭变得不是那么重要,朱由校也没有太过抓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