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平凡苦难》
第(3/3)页
曾仕湖想到此后,似乎觉得海面更宽阔了,他站岸边极目远眺,极远处,碧海蓝天连成一片。目力所及处,但见那海面波涛汹涌。似山峦起伏,似万马奔腾,似无数白色巨龙在海中竞舞…………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他想起了伟人的《浪淘沙,北戴河》情不自禁地低不由得吟诵起来。
“哥!又在感慨什么呀?好像听你念: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魏武是不是说曹操呀?”
曾仕强见哥哥又在感古慨今,忍不住问道。
“那还有谁?没学过历史啊?大魏武皇帝曹操,不过他这个皇帝是他儿子曹丕封的,他在的时候只是魏王。不过后世都会称呼他为“魏武”!《三国演义》里有一首诗不是这样写的嘛:山高月小水茫茫,追叹前朝割据忙。南士无心迎魏武,东风有意便周郎。这个南士无心迎“魏武”,就是说南方的官员,士族,还没有做好奉迎曹操做皇帝的心理准备,所以东风也懂得人心,帮助周瑜取得火攻成功。”
“哥!那曹操是不是你佩服的人呀?感觉他蛮狠辣的,比如杀吕伯奢,杀杨修,杀管粮官。这些,都是人家无罪而致人家死地!感觉太残酷狠辣了。”
“仕强啊!政治家是不能用“残酷,狠辣”等普通老百姓评价普通人性格的成语来形容的,政治家这样叫做“杀伐果决”。吕伯奢据《三国演义》里说,固然是死得很冤枉,但《魏书》不是这样说的呀,所以真假难辩!杀管粮官,也是事出无奈,杀一个人总比激起兵变好吧!不过杀杨修在我看来却是杀得很应该!我们初中不是有一篇文章叫做《杨修之死》嘛!我现在还背得下:
“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
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惇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惇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我们初中学的这编《杨修之死》,是截取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章节名叫做:《诸葛亮计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
大概的背景是,曹操和刘备为了争夺汉中这块地方,大家都摆开兵马大战,曹操前面败了一阵,后来他儿子曹彰带了兵马来援助,大致稳住了阵角,处于相持不下的形式。
我想,当时曹操心里一定是不甘心这样失败退出汉中的,即使退出,也要痛痛快快地打一仗,败了再退出。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比一个赌徒,拿了几百万去赌,钱输了一半,他会主动不赌了收手吗?一般来说是不会的,哪怕明知道赌下去还是输,但都还要搏一把。
曹操当时肯定是下定决心,再打一次,失败就走。这个时候是更需要手下的武将们卖命的时候,出死力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给手下的将士们知道自己准备退兵。那他们怎么还可能卖命,反正都是要退了。
就光凭这一点,这个杨修就该杀,所谓君王之心鬼神莫测,他测还不算,还说出来……
杨修是假聪明,不是真聪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