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宋很缺钱,李纲真的刚!-《北宋振兴攻略》


    第(3/3)页

    “官家,太上皇不能杀。”李纲突然说道。

    赵桓瞪着眼看着李纲,这才知道,这家伙跟自己在这里兜兜转转说什么燕京城,说什么三国使者,都是屁!

    图穷匕见,闲扯淡说完了,话题转到了太上皇身上,这话题自然就可以展开说了。

    “赵英,你先先去。”赵桓挥挥手让赵英下去。

    自从宫中频频出事,赵桓的日常起居就是赵英,还有那五个随着他北上的太监负责。

    所以文德殿内并没有扎眼的人物,赵桓相信这群太监不会把今日的话,传的哪里都是。

    但是接下来讨论太上皇的事,根本连第三个人都不能知道,即使是赵英。

    “你不怕朕杀了你吗?朕都说了,不当讲,就不要讲。李太宰这么聪明的人,还用我多说吗?我知道你想说太上皇的事。”赵桓冷气森然,他看着李纲问道。

    李纲稍微感受了一下大殿里的温度,笑着说道:“官家不会杀我,一是舍不得,找个宰相哪有那么容易。二是这事臣觉得官家心里也在犹豫。”

    “太上皇真的不能死。”

    “昔有杨广弑父杀兄,得炀帝千古骂名。官家乃是我大宋不世明君,北伐金人定鼎之功,无出其右。官家,不可因小事而废了自己的英明。他赵佶不配。”

    李纲是真的什么都敢说,直接把赵佶的名讳都说出来了。

    “这说服不了朕。”赵桓摇头,他不在乎名声,赵佶不死,代表着守旧势力不死,赵桓不希望自己人亡政息,大宋再陷入过去的死循环里。

    “赵佶他必须死,他不死,我大宋没有未来。朕意已决。”赵桓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个因为青史留名的问题,而不杀赵佶。

    大宋需要的是一场彻头彻尾,没有任何余地的改革。

    而赵佶就是守旧派的代表,只有把他物理消灭,则大宋才有未来。

    李纲摇头说道:“前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也只是逼迫高祖李渊退位而已,软禁在宫里就是。太上皇一个失去了权势的废人,能翻得出什么浪来?”

    “朝政非议,群臣心思不稳,官家,不利于朝政啊。大宋亦民心不稳,天下百姓莫不视官家为君父,君父弑父,朝纲崩坏,不利于我大宋。”

    “还请官家三思。”

    赵桓还是摇头,脱离任何历史背景讨论历史人物,是立不住任何的跟脚的。

    李世民的时候是新国初开,一切都在蒸蒸日上,李世民什么文治武功,李渊能翻得出什么浪花来?

    自己这是北宋末年,不彻底清除守旧派,如何继续做事?

    “官家,可知前宋太祖刘义隆?”李纲再次开口说道。

    李纲,你等一下,宋太祖不是赵匡胤吗?你这直接给宋太祖改名换姓是不是过分了?

    【历史事件提醒:刘义隆: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第三位皇帝,庙号太祖,谥号文皇帝。一生殚精竭力北伐,意图终结大分裂时代,但是晚年的北伐失败,导致刘宋国力萧条。】

    【而刘义隆也被二十年的太子刘勋所杀,开启了刘宋朝政混乱,帝王更迭频繁,最后被权臣萧道成所取代,成立了南齐。】

    赵桓看着刘宋的资料,就觉得了不得。

    刘宋居然是一个有寒门庶族建立的朝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寒门掌机要的朝代,而且像谢灵运、祖冲之都是刘宋的人。

    还有《世语新说》、《后汉书》也是成书于刘宋年间。

    啧啧,了不得啊。

    “官家,刘勋弑父取而代之,朝政崩坏,帝王更迭极为频繁,终于耗尽了最后一丝气运,而这刘勋后世也称之为元凶勋,贼勋,逆勋。任何前宋的史书,都未曾承认过刘勋的帝位。”

    “弑父之恶名,穷弑极逆,开辟未闻,生民以来,未闻斯祸,官家三思。”李纲俯首说道。

    赵桓摇头说道:“朕不在乎史书给朕安排什么名头。朕不在乎。朕要的是国泰民安,四海升平。百姓富硕,劳有所获,安居乐业就够了。”

    李纲仿佛猜到了赵桓要说这个,愁容满面的说道:“那官家,赵构南方谋算自立,太上皇身死,赵构岂不是有了为父报仇的大义?授人以柄之事!不能做呀。”

    赵桓沉思了很久,点头说道:“有理。”

    即使再不满赵佶二十六年来的所作所为,他也不能拼上大宋价值观崩溃,物理消灭赵佶。

    他赵佶,真的不配拉着大宋陪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