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曲阜! 执舆论之牛耳! 自孔夫子开启私学之风,培养了无数的儒家士子,这让儒家在一段时间之中,迅速壮大,最终一跃而起,成为了世之显学。 墨家成为世之显学,是因为墨家阻止了一场战争,更因为墨家不惧生死,而法家成为世之显学,是因为秦因法而强大。 但是,儒家啥也没有干! 他们之所以成为世之显学,便是因为孔夫子开启私学,培养了一群嘴炮。儒家之所以成为显学,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儒家士子的夸大。 以至于让儒家名声大噪! 对于舆论的利用,这个时代的诸子百家,没有哪一家可以与儒家相提并论,这才是嬴政担忧的。 他不惧与天下战,但是不能让嬴高的名声扫地,毕竟嬴高是他看中的储君,一个名声扫地的储君登基,总是会有麻烦。 而且还是大麻烦! 光是老秦人自然是问题不大,但是嬴政清楚,大秦的下一任国君需要整合六国之民,就必须要一个德才兼备的储君。 “王上,这便是曲阜对于公子的诋毁!”赵高捧着竹简走进来,放在了长案之上。 “孤看看孔夫子后人的文采!” 点了点头,嬴政将竹简打开,开始翻看,只是他越看脸色越发阴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孤的公子,有这么罪大恶极么?” 这一刻,嬴政脸上浮现出极致的杀机,很显然,几乎在第一时间他就察觉到了这件事对于嬴高的影响,以及这件事背后必然是有人在推波助澜。 而是十有八九便是淳于越等人。 嬴政到底是玩政治的老手,只是在瞬间就察觉到了这其中的不同之处,很显然,儒家这是要让嬴高名声扫地。 而这样做,唯一能够得到好处就只有以儒家为师的扶苏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