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学术讲座-《我真的重生了》


    第(1/3)页

    四楼会议室。

    一张巨大的会议桌稳稳地摆在正中央,首位坐的正是今天的主讲人汪教授。

    在他两手边的,是学院的几位老师,江兰老师就在他的右手边。

    能坐在桌子上的,基本都是学院内各个教授的得意门生,曹修言这种学生,是只能坐在最后面的塑料凳上的。

    不过曹修言大致扫了一眼,整个学院能参加这场讲座的,本科生没有几个,大一新生就他一个。

    也难怪,这场讲座本来就是针对研究生进行的,好多本科生来旁听,也都是抱着以后考研的打算来的。

    他的身边拥挤地坐着好多学姐,都是大三准备考研或者毕业论文打算做古代汉语研究的学生。

    为什么没有学长……

    中文系,哪儿来的学长?

    一个班三十人,就三四个男生,要什么学长?

    坐在这群学姐中央,曹修言倒没感觉多尴尬,就是有些挤,旁边的学姐总是带球撞人。

    没大碍,顶得住。

    曹修言翻开自己的笔记本,打开自己手机的录音功能,打算把整场讲座录下来,回去慢慢整理。

    这也是江兰老师同意后的结果。

    汪教授架着一副无框眼镜,人很和蔼,清清嗓子,就开始了讲座。

    “今天受人文学院邀请,来做这场讲座,来聊聊汉语核心词。什么叫核心词呢?美国有个语言学家叫斯瓦迪士,他从统计学的角度,以印欧语系为主要参照,整理出了200多个核心词表。他认为啊,所有的语言都应该包含这二百多个词。核心词由此而来。

    “我们今天研究核心词,主要是根据斯瓦迪士的二百核心词。这个表格网上都有的,你们可以去找找看。其实就是我们平时经常使用的词汇,比如你我他呀,爸爸妈妈啊这些。只是在不同时期,这些概念称呼不一样。比如过去我们怎么称呼自己的爸爸?父亲,爹。现在呢?爸爸,爹地。像爹地这个称呼,就是受外来词的影响。”

    ……

    “核心词的研究,要从哪些方面展开呢?音、形、义、词性、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历时演变、方言差异。音,就是这个词从古至今的演变,上古音是怎么发音,中古又怎么发音,现在又怎么发音。形呢?商周的时候怎么写,秦汉的时候怎么写,唐宋的时候又怎么写,现在的简体字又该怎么写。义呢?这个义项,上古怎么表达?中古怎么表达?现在又怎么表达?”

    ……

    “我曾经写过一本书,叫《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就是研究东汉-隋时期汉语词汇系统演变的。我们都知道这个时候,汉语词汇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包括像佛教传入都对这个时候的汉语词汇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当然,这本书因为时间比较早了,我最近也有在对这本书进行一些修改。”

    ……

    “现在汉语核心词的研究,大家还都是照着斯瓦迪士的二百核心词进行的。而现在大家的研究主要是以词的义位为核心,也就是研究这个词有什么意义,在各个时期主要用什么词。这些词啊,看起来意思很简单,其实很难在历史演变中把握其意思。我们的汉语,实在太博大精深了,在不同时期,每个词的用法、词性、意义都不一样,这就给我们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必须准确把握这些核心词的含义,不能随意发挥。”

    ……

    “现在大家搞常用词研究,基本是两种模式,一是组对更替研究,一是语义场或概念场研究。都是词语“组团”研究,强调词语间的联系性和系统性。不言而喻,这两种模式都要以“单词”演变研究为基础,对“单词”演变史了解得越清晰、越透彻,更替及语义场研究必然越细致、越深入。”

    ……

    “好了,我要说的就这么多了。江老师,我们先休息一下?”

    汪教授讲完,喝了一口水,提议暂停一会,休息一下。

    曹修言大脑不停运转,一边对汪教授说的内容进行分析,一边整理成文本。

    只是一个大纲,更具体的内容还要回头听录音慢慢补充。尤其是汪教授刚才讲的很多例子,他都没有时间好好记下来,回头还要在慢慢搜索文献,一一印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