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即使自己仿制出的设备只能达到一半的生产效率,那也应该远远低于蓝星上传统方式的生产成本。 事实上他已经找到了碳纤维和石墨烯两种材料的生产程序,只是杜邱无法确定是否能够仿制整个生产流程。 至少目前他了解的生产流程中,那个高速分离机就不一定能够成功仿制。 因为高速分离机的核心部件转子需要特殊的材料才行,目前蓝星上仅有特殊的钛合金才能胜任。 可是高速分离机在新材料生产工艺中属于关键设备,若是其核心转子都使用特殊的钛合金,那成本将居高不下。 关键是,有这种钛合金零件生产加工能力的厂商,先不谈好不好找,即使找到,也不知道人家肯不肯接这个生意。 毕竟这种厂家都在为国家的高精尖项目忙得不亦乐乎呢,有没有多余的产能来给自己定制生产,还两说呢。 可惜的是杜邱目前找到并记录的数百种新材料中,适合这种转子的材料暂时还没有发现。 要不然也是类似钛合金的存在,依然存在加工难度的问题。 当然如果杜邱现在很有钱的话,这又不是太大问题了,大不了采购那种可以进行钛合金零件3d打印的设备。 以3d打印方式,将这种转子生产出来。 真是钱到用时方恨少啊! 杜邱没有多想,继续研究高速分离机相关的生产程序。 在研究了近千种材料的提纯或合成程序后,杜邱发现这些程序总是有一些地方是没有太多细节的。 或者说,只是笼统地给出一个调用关系。 指向的被调用模块,往往都没有详细说明,这让杜邱心里十分忐忑,若是因为细节上的偏差,导致他无法仿制成功,那就太可惜。 因此,杜邱仔细地研究着程序中每一个模块,将那些没有详细说明的模块都一一列明。 他想要看看这些模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在杜邱耐心地比对下,终于发现了一个异常点。 他发现,每一个单元素提纯分离程序中,一些模块都在调用某个底层模块。 此前涉及底层模块时,他都先略过了,准备后续再来深入了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