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王承恩诧异地看他一眼,手仍在宽袍大袖里插着,道: “这还不羡慕?咱家虽入宫不久,但据咱家对陛下的了解,这是日后是要对你加官进爵呀!” “加官进爵?”郑鸿奎愣了一下,随即急迫地看向郑一官:“朝廷这是要给你封侯拜将啊!” 加官进爵,这是多少男人的梦想。 便是郑一官,初听见时,也恍惚片刻,但转念一想,此时这位龙驭天下的少年皇帝,真能因为受了招安,就对自己如此信任? 他沉吟片刻,即恢复神采,抱拳道: “臣谢过陛下信任!” 王承恩显然为眼前这年轻人极其冷静的头脑所惊,不过也是很快就恢复如常,站在那动也不动,笑眯眯道: ‘“既然如此,郑一官,接旨吧?” 闻言,郑一官连忙率领郑鸿奎及身后郑氏众人,伏跪在地,静待宣旨,余的看戏海商、百姓们,也都仓皇跪倒一片。 很快,全场都变得鸦雀无声,只能听见停泊在港口中战船上鲜艳的军旗在空中猎猎作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自澎湖有事以来,我郡国羽林之材,无不敢战,皆因文武与红番首战,致误封疆。 朕每念攻伐未张,国威未显,百姓受掳,痛心疾首! 在郑氏威望久闻于海疆,思视国若身家,抛弃李氏诸寇,主受招抚,朕心甚慰。 红毛番窃据澎湖,锁我海疆于漳州,每过一日,遗祸甚重,沿海百姓深受其辱,国宪不存,朕岂能忍? 兹授郑一官为漳州守备官,加武平卫千户。授郑鸿奎为铜山所守备官,领百户。 万望继续为国效力,如能击退来犯之敌,扬我大明国威,朕将不吝赏赐,升官赐爵,不在话下。 钦哉!故谕。” 郑一官此生还是头回在如此隆重的情况下接受皇帝旨意,受到招安,这也就代表着自此以后,他不再是人人唾弃的海寇。 郑家,被这个帝国接纳了。 此前心思不论如何,起码在这一刻,郑一官满脑子想的,都是紫禁城那位素未谋面的天启皇帝。 他赶紧将圣旨接到手上,恭恭敬敬地拖住,高呼道: “臣郑一官,接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