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八章 陛下何故造反?(8200+大章,求全订)-《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2/3)页

    “有人说朝中的这些大臣们能做到今时今日的这个地位,没有一个是心干净的。朕原本还不相信,但是现在看来的确如此,连黄克缵都是如今这个模样。”

    “一群没有理想没有目标的人,有的只是出于自身考虑的东西,他们这辈子也就只能这样了。不过也没有什么坏处,至少能够为朕所用。”

    朱由校不禁想到了后世,想到了那个时候国家的领导人,想到了共和国的开创者们那一个个的身影,在脑海之中越来越清晰。

    那真的是一群怀揣着理想,为了祖国、为了民族的人,他们和自己朝堂上这些大臣完全不一样。

    如果自己不是皇帝的话,自己会不会选择造反?

    这是朱由校思考的一个问题,不过他觉得可能还是和自己穿越的身份有关系。

    如果自己是皇亲国戚,或者是士绅,那可能自己不会造反。

    可是如果自己穿越到了一个军户的身上,或者是普通的老百姓身上,那自己极有可能就会拉杆子干了。不过更多为的是自己,而不是心怀大理想。

    看来,自己和那些革命先辈的差距还是很大啊。想到这里,朱由校自嘲的笑了笑。

    “放心吧!没事!”见到张皇后还在看着自己,朱由校伸出手拍了拍她的手,然后笑着说道:“咱们还是早点睡吧,现在天色已经不早了。”

    “那妾身伺候陛下。”张皇后脸色微红地说道。

    在朱由校和张皇后睡了之后,关于黄克缵的消息也逐渐传了出去。

    甚至内阁里面的几位大学士都知道了这件事,大家再看见黄克缵的目光就有一些不一样了。

    在内阁里面的几个人当中,孙承宗和韩爌学的是理学;徐光启是心学,而且还是信奉李贽的心学。

    在这样的情况下,韩爌已经尽可能的模糊自己的学派印记了。可是谁能想到黄克缵居然又弄出来一个荀子。

    大家都是读书人,而且都是读的非常好的人,做官也做了这么多年,对于荀子的学说谁不知道?

    为什么荀子的学说不被儒家所承认?

    因为荀子的学说走到最后就是法家。

    荀子的学生李斯、韩非、浮邱伯、张苍等,每一个都是法家的巨头。

    一个儒学大儒,最后教出来的却全都是法家,这不能不让人思考。正统的儒学子弟怎么可能不排斥荀子?

    如果让荀子去教学的话,那教出来的都是法家,大家怎么混?

    现在黄克缵居然要推崇荀子的学说,不光是内阁之中的几位大学士,即便是其他的一些人也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了,朝中的大臣更是议论纷纷。

    如果说理学和心学的斗争是他们可以容忍的,那是因为毕竟都是儒学。大家争来斗去的,实际上区别也并不是很大。

    但是荀子的学说是不一样的,从儒学出来,但是直指的却是法家。这样的情况怎么能行呢?

    让荀子的学说传扬出去,最后搞出来一大批法家怎么办?

    一时之间,黄克缵有成为众矢之的的感觉,所有人都在质疑和怀疑他。

    不过黄克缵却并没有察觉一样,每日都是笑眯眯的上班下班,似乎对大家的议论也并不是很放在心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堂上无数的臣子开始上题本。

    原本一些对于制定科举考试大纲的态度倾向于赞成的臣子们,此时也上了反对的题本。

    原因也非常的简单,他们不想让黄克缵得逞。他们不想让荀子的学说再一次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这个学说已经被摒弃掉了,甚至连荀子自己都没有办法进入孔庙,何苦再让他的学说出来翻腾?

    一旦法家当家作主,自己这些人过的将会是什么日子?

    这是绝对不能够同意的。

    于是一时之间,反对之声,甚嚣尘上。

    就连内阁里面的几位大学士,心里面都已经画上了问号。

    他们觉得自己好像上了黄克缵的当了,当初他替徐光启出头说话,好像并不是真的为了心学。

    现在大家也知道他是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办了,可是好像有一点晚了。

    外面的事情纷纷扰扰,朱由校没有搭理这些,他终于完成了搬家的事情,来到了西苑。

    比起乾清宫,西苑这里倒是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地方更大,也更空旷一些。

    相比较起来,这里看起来更加像园林,而不是像宫殿。

    在这样的环境下,朱由校倒是轻松了不少,同时自己前面安排的事情也办得差不多了。

    戚金已经把人手给自己准备好了,于是朱由校就去见他们了。

    在朱由校到这里的时候,戚金也在这里。

    这段日子对于戚金来说,是一段非常好的日子,他想要的东西陛下全部都提供给了他,对他也并没有任何的掣肘。

    银子或者各种各样的兵器,想要什么给什么,可以说全力支持他练兵。

    在这样的情况下,戚金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部都用到了这一次的练兵上面,发誓要为大明朝练出一支强大的军队来。

    一来为了报国,二来也为了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

    在这样的情况下,陛下让他选一些人出来,那自然是要非常非常用心的。

    于是戚金就举行了大规模的遴选,从整个新编练的虎啸营的一万人里面,选出了眼前的这五百人。

    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即将成为陛下的禁卫,可以说是陛下的贴身侍卫。他们怎么可能不开心不高兴?

    “陛下驾到!”就在这个时候,陈洪喊了一声,朱由校从大门口走了进来。

    见到朱由校走进来,戚金连忙带着所有人磕头行礼。

    “免礼。”

    朱由校摆了摆手,这些人才站起了身子。

    他面无表情的打量着这五百人。

    这些人的身材看起来并不是很高大,但是身上的肉却非常的结实。虽然不像后世健身一样的隆起,但每个人的身上都能看到肌肉块。而且他们的目光泠冽,看得出来,都是上过战场杀过人的。

    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偏过头对身边的戚金说道:爱卿有心了,这些人选的都不错,朕很满意,让朕想一想给爱卿什么赏赐。”

    “对了,关于这些人的领军者,爱卿有人选吗?”

    听到朱由校的这个问题,戚金心里面一动,随后连忙说道:“启禀陛下,臣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还请陛下做主。”

    朱由校看了一眼戚金,脸上露出了一抹玩味的笑容,笑着说道:“唉,看来爱卿不但和你的叔叔学了兵法,连你叔叔这做人你都学了一个十成。”

    这倒不是朱由校开玩笑,而是他真的这么想的。

    戚金的叔叔自然就是戚继光,这是一个非常会做人的官员,无论是在文官还是在武将那边,他都是非常非常会做人的。

    同时期的俞大猷,那是什么遭遇?

    再看看戚继光,历史上有非常清楚的记载,戚继光贪污了很多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