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续)风雨桥上笙歌流转 鼓楼月-《星海仙冢》


    第(2/3)页

    十来来,老张每次来到桥港苗寨,都会在这里借住一宿,分送信件后隔日继续出发,热情好客的苗家人从来都乐意接待孤独的老卒邮差,苗族的文化,老张也接触了不少,甚至还学会了许多常用苗语。

    十年邮差生涯,总有赶在年节时分来到桥港苗寨的时候,不过,十三年一度的鼓藏节,老张也是第一次见识,苗寨里的族人不论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最华丽的盛装,村寨布置得欢快喜庆,一路行来,见到不少挂在木架木马,甚至放在倒扣起打米用的谷桶上的新宰牛猪。

    石头堆筑的土灶上,大黑锅、小鼎罐,都升腾出水雾,弥散开香气。

    来到广场,一起同来的那名青年来到木架上,拔出插在架上牛腿上的苗(和谐)刀,割下一块鲜红生牛肉,蘸了蘸放在地上用木盆盛装的辣酱,递向老张。

    牛肉本就有生咽的吃法,身为老卒,更没顾忌与讲究,老张笑着伸出一手接过生牛肉就往嘴里塞。

    牛肉筋道,生牛肉更是如此,没点好牙口可享受不来这美食。

    那青年已经知道张嘎是老张儿子,继续一边割起牛肉,一边看向张嘎,石念远与流风雪所在方向。

    张嘎与流风雪同时面露难色的摇了摇头,不约而同的后退一步。

    石念远一边笑,一边接近青年的馈赠,方咬下一口,青年就从边上族人手里接过酒水递了过来。

    石念远学着方才知道的“谢谢”的苗族说了一声,引来围观族人一阵乍觉有趣的欢笑。

    鼓藏节的祭祀盛典很隆重。

    至少在桥港苗寨无一缺席的苗家人眼里是这样的。

    枫树下,鼓楼旁。

    男女老少排站成阵,唱起了苗族最为古老的颂歌。

    原生态的唱腔,别具一格的转调,交相应和的不同声部,带来直击心灵的感动。

    歌唱的与围观的人数相近。

    石念远与流风雪坐在饿卵石广场边缘,无声依偎。

    而那一对关系冷冽的父子,今天说了格外多的话。

    邮包行囊一直被老张放在身旁,不时伸过手去摸了摸,拍一拍,确认就在那里。

    苗家人路过时,几乎都会与老张或是点头或是挥手的打过招呼,不少人都会往邮包行囊上看一眼。

    十年孤独的邮差生涯,老张的脾性早已被苗家人了解,知道那邮包行囊里有寄给自己的信件的,也都没有主动去向老张讨要。

    老张说,喝了酒,甭管喝多喝少,脑袋都是不灵光的,脑袋不灵光的时候,可不能分发信件,一件都不能错,一件都不能丢,一件都不能少。

    老张还说,他从军伍里退了出来以后,当了十年邮差,为别人不知道送了多少信件,自己却独独收到过一封。

    张嘎等了许久,都没见老张继续

    说下去。
    第(2/3)页